-
道家五行養生之道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國中醫是相當偉大而深奧的,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它運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辨證患者得病的來龍去脈,尋找根源,其準確率幾乎100%。藥效也馬到成功,并無或小的副作用,被世界注目。 中醫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論來治療病者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后人在前人的理論基礎上不斷學習、總結,已有更多認識和創新,為人類的健康長壽帶來佳音。中醫五行理論中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臟與五行的關系為: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
-
老子按摩法
道家養生2016-06-18
老子按摩法,出于唐代道士、名醫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按摩法》。該法共49個動作,與同書所載天竺國按摩法一樣,雖稱為按摩法,實則主要內容是肢體運動,屬于古導引術。該法雖動作較多,但動作十分簡練實用,可根據練習者具體情況和條件選擇運用。該法也是古代備受重視的導引法之一,為《圣濟總錄》、《居家必備》、《遵生八箋》等多種養生醫學典籍所載錄,但名稱改為太上混元按摩法或老子導引四十二勢(因將其歸并壓縮為42勢而名)。 兩手捺髀,左…
-
氣功調息的抗癌治病作用
道家養生2016-06-18
大家知道只要性命具有,就一刻也不能中止吸氧呼碳,古代的練功家叫做吐故納新,其呼吸方法為吐納法。 氣在祖國醫學稱之謂真氣,他被以為是促進人體性命活動的動力,亦即人體活動的能量。氣功就是練功者經過發揚主觀能力作用,對身心進行自我磨練的方法。病人練功治病,首先在氣功老師指點下學會務必理解控制的若干功用,日前一般分為調身、調心、調息。調身是指練功時采取何種姿態。調心是指大腦的思想活動程度絕對降低從無序調整到有序,到達保護性抑…
-
道家養生的方法
道家養生2016-06-18
一、道教養生要求人們重視自己思想道德晶質的修養,這是養生長壽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道教先賢曾這樣教導養生者,養生者,不但餌藥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也就是說,道教在修煉養生中常講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難成。為了強化養生者的思想道德修養,道教制定了許多清規戒律,強調必須要做到與人為善,積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救人之急,憫人之孤等。通過這些具體…
-
談談道家五行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道家五行養生是根據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及它們之間存在的相生相克制化關系,來說明人體健康護養與客觀世界自然萬物關系的養生方法。 醫學巨著《皇帝內經》指出自然界萬事萬物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如食物鏈產生或者因某一物種物質的缺乏會導致部分生物的滅絕,并且明確指出人體內部任何一個臟或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臟腑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制化的關系。同時,以五行歸類,五臟、五腑、五體、五官、五志等,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大循環系統之間的相生相…
-
道家氣功養生常識
道家養生2016-06-18
氣功又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前者也叫外功,后者也叫內功。外功以內功為基礎,靜極才能生動,所謂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精氣神充足了,筋骨才能強壯。 現代氣功一詞包括了古代的吐納、導引、存神、靜功、動功、內功、外功、修練、打坐、入定、坐禪、靜坐養生、修身養性、呼吸養生等等,甚至太極拳等某些武術,只要以內功為基礎,都屬氣功的范圍。 氣功又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前者也叫外功,后者也叫內功。外功以內功為基礎,靜極才能生動,所謂內練…
-
道家靜坐十二心法
道家養生2016-06-18
1. 一靈獨覺法 即當做工夫時,宜絕念忘機,靜心定神;提防動心起念,惟有一靈獨耀,而歸真返□;此時便易入無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盡皆消殞,歸於寂滅。在一靈獨耀境中,不可動心思量,才涉思維,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覺之,心動卸止之。心本虛靈不昧,於修靜定工夫中,固須制其外馳;然不可入於昏沉寂滅;宜貫注全神,集中一點,并保其一靈惺惺之境,妄心欲動時,即伏之不動,妄心已動時,即制之不動。要去欲起時,即攝令不起,妄念已起時,…
-
道家“大藥在自身,自身有大藥”養生功法系列之梳筋法
道家養生2016-06-18
什么是梳筋法:梳是指梳理、活動;筋泛指筋骨、肌肉;法則帶有方法、規律之意。梳經法就是像梳頭發一樣梳理肌肉、筋骨,使全身經絡、氣血通暢,從而增進健康祛病延年的一種道家健身法(丘處機所創)。 梳筋功法功效:梳通經絡,排毒養顏,養心固腎(性命雙修)、五臟調和,固先天之本,滋養后天! 前 四 式作用:治病 第一式 梳理三焦: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腎,掌心向上托,小指和無名指有麻的感覺。 第二式 梳理脊柱: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
-
武學修煉與房中術
道家養生2016-06-18
20世紀90年代,當我接觸到武式太極門的子午小周天內功時,發現這種功夫竟然與我修習過的房中術運氣法相同!又發現楊家老譜中《太極陰陽顛倒解》和《口授張三豐老師之言》也與房中術的經典著作有相通之處。 一、淵源 在《黃帝內經》中廣成子有云:無勞汝形,無勞汝精。南懷瑾先生用佛學的理論來解釋這個精,我不敢茍同,竊以為廣成子還是指生命的本源:腎氣。無勞汝精也成為后來發展起來的中國房中術采戰派的一項最基本的原則。秘戲派也是以凝煉腎氣、閉…
-
淺述唐代道教飲食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道教把自然、社會與人體看作是同根同源、同構互感的一個整體,一個宇宙系列。人類在自然與社會的環境中如何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將自己的精神保持恬靜、超脫,不與自然造化運行相逆背,不因人寰事故的變遷而受到損害,以此作為遵道、守道、修道的最高境地。這種思想在唐代道教中尤為突出,這種修煉方法在中唐時期已形成了多種模式,并發展到了較高水平。 食為性命之基 《禮記禮運篇》: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性欲是人類的兩大欲望,究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