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醫學之精氣神三寶
道家養生2016-06-18
精、氣、神理論是道教醫學的理論基礎之一。俗云: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精虧、氣虛、神怯是疾病與衰老的先兆。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曾指出精、氣、神不可損也,損之則傷生。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可見精、氣、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古人云 寡欲以養精,寡言以養氣,寡思以養神。 寡欲以養精 中醫認為,欲多則損精。縱欲不但丟失過多的精液,同時也損及五臟之精,肝精不固,目眩無光;肺…
-
因天之序--十二時辰的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道家歷來就是注重養生的,而且關于養生的方法和內容比其他任何教派都要豐富和全面,它既是道教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同時也為中國傳統文化做了很大的貢獻。那么我要說的內容是《黃帝內經》里關于十二時辰的養生。 什么叫十二時辰的養生呢?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這十二個時辰又對應著人體十二個經絡。所以要養好身體就必須要掌握規律,順應規律。而我們的祖師們就掌握了這…
-
春季養生首重五臟
道家養生2016-06-18
四季節氣與人體的五臟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才會有季節性高發疾病一說。就像春季一般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期,秋季呼吸道疾病發生的機會更高。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疾病的預防,春季其實也是決定性的時段,從春天開始,就應提前有針對性地養護五臟,為健康未雨綢繆。老中醫養生網建議:不如就從現在開始制定你的健康計劃吧。 春季養生重點部位之心臟 每到春季,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患者的發病率就會出現一個高峰。究其原因,多變的氣候是罪魁禍…
-
淺釋傳統內家拳養生與誤區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國古代養生實踐路線與傳統內家拳養生在《黃帝內經》開篇,黃帝就向岐伯請教養生之道。岐伯的答案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①《黃帝內經》中追求的境界就是做健康長壽的平人。在人們不懈追求健康長壽的過程中,可以說走了幾條不同的路線,其中有三條路線作用明顯:一是傳統中醫學的發展;二是宗教修行尤其是丹道理論的探索;三是傳統內家拳的實踐。 在歷…
-
孫思邈真人養生四少訣
道家養生2016-06-18
孫思邈真人是唐代杰出的醫學家和養生學家,著有醫學專著《千金要方》,被后世尊奉為藥王。 除了治病救人,孫思邈還非常重視養生,提出了善養性、治未病、消未患等養生法,自己也收獲101歲的高壽。他在《孫思邈方書》中說過一句話: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訣了。寥寥數字,道出了最簡單易行的養生道理,適合我們學習。 1.少說話,以防損傷肺氣:現代社會處處需要溝通,工作中免不了隨時接打電話、匯報請示,下了班很多…
-
小述“攝生”本義
道家養生2016-06-18
千百年來,凡道家得道真人沒有不曉易道、不識醫理的,故有以醫入道、借醫弘道,十道九醫之說。道醫的代表人物有東漢的張仲景、東晉的葛洪、南朝梁時的陶弘景、唐代的孫思邈等,這些道教醫學家們的著作都是值得我們去認真參學和研讀的。 攝生一詞首現于《道德經五十章》: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百度詞條及一些養生學著述對攝字皆以攝納、吸取作解,將攝生釋為:保養身體,維持生命。這種錯解不知誤導了多少孜孜學子。人,是一個有…
-
妙用藥食同源之驅寒氣 用生姜
道家養生2016-06-18
每當降溫的時候,我們可以熬點兒姜湯,熱熱的喝上一碗,微微的出點寒。包你不會被風寒的邪氣所傷害。如果是輕微的感冒,完全不用吃西藥,也可以熱熱的喝上一碗姜湯,然后好好的睡一覺,比吃一些西藥的感冒藥來的要快,基本上睡醒了,病就差不多好了。 生姜辛、溫,能夠解表暖胃,患有胃病,四肢冰涼的人,其實不一定要吃很多的藥來治病,只要改變一下生活習慣,一些癥狀便可不藥而愈。,食療是最好的治療疾病的方法,在炒菜的時候多放些姜,在天氣突然…
-
小滿節氣六大道教養生功
道家養生2016-06-18
小滿節氣到來很多地方都開始進入悶熱潮濕的天氣,這個時候應該要注意養生保健,預防一些夏季疾病的發生,除了在飲食上注意在運動上也可以選擇一些傳統的運動來做,而這些運動可以讓你少生病,身體更健康,下面來看看小滿節氣養生怎樣運動不生??小滿四月坐功 《遵生八箋》中原文如下:運主少陽三氣。時配手厥陰心包絡風木。坐功:每日寅、卯時,正坐,一手舉托,一手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治病:肺腑蘊滯邪毒,胸脅支滿,心中儋儋大…
-
妙用藥食同源之升陽氣 數黃芪
道家養生2016-06-18
常坐久了,猛然一起來就會頭暈眼花,這種低血壓狀況多見于身體虛弱的人,在中醫上來說這是于清陽不升,最好的升陽氣藥物就是黃芪。 黃芪是補肺脾的藥物,補中有升,能治療一切中氣下陷引起的問題。所謂中氣下陷,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臟器往下掉,中氣下陷時,有的人還會出現慢性腹瀉;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還會出現經血不止等狀況。 在日常那飲食中可以把黃芪配合其他藥材一起用,比如黃芪配當歸就有很好的生血補血作用,特別適用于那些氣血虧虛的人,如果…
-
羅浮山獲評“最佳生態度假目的地”
道家養生2016-06-18
道教之音廣東訊 近日,以環境優雅、空氣清新,養生、旅游福地著稱的嶺南道教名山羅浮山,在此間舉行的2014年中國(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上被評為2014最佳生態度假目的地。 據了解,此次2014年廣東人最喜愛的旅游目的地及品牌品鑒是首個完全針對華南區域旅游市場的評選活動,經過6個月的網絡投票及媒體評審而得出結果。 羅浮山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北宋詞人蘇東坡曾在這里作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