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五行養生之道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8 瀏覽次數:次
中國中醫是相當 偉大而深奧的,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它運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辨證患者得病 的來龍去脈,尋找根源,其準確率幾乎100%。藥效也馬到成功,并無或小的副作用,被世界 注目。 中醫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論來治 療病者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后人在前人的理論基礎上不斷學習、總結,已有更多認識和創新 ,為人類的健康長壽帶來佳音。中醫五行理論中的五行”是指:木、火、土、 金、水。五臟與五行的關系為: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行之間的變 化是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五情與五臟的關系: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一般人 聽過陰虛火旺、脾胃虛寒等名詞都是從中醫五行理論演變而來的。 《黃帝內經》言,人的健康在于先天之水(腎) ,后天之土(脾、胃),脾胃之虧不能生金(肺),金(肺)不能生水 (腎)。水(腎)是 人的動力,力量的源泉。故脾胃之虧將元氣大損,不能入睡。故改善睡眠應調理脾胃,土安 則眠。 又《黃帝內經》 言,人的健 康在于先天之水(腎),后天之土(脾胃),土(脾胃)安則生金(肺、大腸),金(肺、大腸)旺則 生水(腎),水(腎)旺則克火(心、小腸);火(心、小腸)生土(脾胃)。水火平衡腸胃自然 正常。一天中上早屬水,木交接之時。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