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傳統按摩法
道家養生2016-06-18
1.傳統泰式按摩 歷史來源:泰式按摩是由泰國御醫吉瓦科庫瑪根據古印度西部傳入泰國的按摩法和當地中國移民的一些按摩法創造而來,當時作為招待皇家貴族的最高禮節。 按摩時間:60~120分鐘。 主打功效:增強身體柔韌性。 其他功效:緩解身心疲勞、加速脂肪燃燒、調節胃腸功能紊亂、增強免疫力。 按摩細節:按摩時無需使用按摩油。按摩師從腳趾開始向上按摩至頭頂結束,其中背部、腰部和關節是按摩重點。按摩師利用兩手、兩臂、兩腳及全身重量滾壓、伸…
-
女性冬季保健按摩找準“3D”
道家養生2016-06-18
近期3D電影已成為媒體的熱點,女性冬季按摩保健也有自己的3D,但是此3D非彼3D,因為它們分別是三個以拼音字母D開頭的穴位。 消除雙下巴試試大迎穴 到了冬季,很多女孩子喜歡吃火鍋等,甚至夜宵的量和頻率也會加大,但是,冬季也是容易長脂肪的時候,雖然身體基本被厚厚的冬裝包圍,即使發福也不容易被看出來,但是露在外面的雙下巴卻多少讓愛美的女士有些尷尬。如何消除雙下巴呢?試試按摩大迎穴吧。大迎穴在面部下頜骨部位,嘴唇斜下方、下巴骨的凹處…
-
中醫養生的方法
道家養生2016-06-18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于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愿意幫助他人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社會。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
穴位按摩 驅走困意
道家養生2016-06-18
炎熱的夏季,讓很多上班族與學生倍感苦惱,因為困倦與疲勞的感覺給工作和學習帶來不少影響。大家可以通過按壓百會穴、太陽穴、風池穴等方法進行自醒。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交會之處,按摩這里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于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同時可做輕柔緩和的環形按揉,反復5次。 太陽穴位于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摩此處不僅提神還可緩解頭痛。用…
-
天熱愛打盹 3穴位能提神
道家養生2016-06-18
風池穴 風池穴位于頸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相平。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還能緩解眼睛疲勞,特別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長時間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保持身體正直,兩手拇指分別置于兩側風池穴,頭后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揉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復5次。 百會穴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按摩這里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于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
-
穴位按摩法 遠離脂肪肝
道家養生2016-06-18
脂肪肝需要積極的治療,否則可能引發嚴重的肝臟疾?V幸槳茨Γ芄揮行е瘟浦靖巍D凇⑼夤匱?能通經脈,調氣血。 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對分別按壓內關、外關穴位,用力均勻,持續5分鐘,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時可向指端放射。 足三里穴疏肝理氣,通經止痛,強身定神。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壓雙側足三里穴。指端附著皮膚不動,由輕漸重,連續均勻地用力按壓。 大椎穴疏通經絡、祛風散寒,扶正祛邪。方法:坐位,頭略前傾,拇指和食指相對用力,…
-
妙用百會穴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百會穴在人體最高的位置,可見其對人的重要性。古人尊其為天之門戶,其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百會穴與腦密切聯系,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百脈之會,貫達全身。因此百會穴在對人體的養生調?⒀幽暌媸倨鹱胖匾饔謾?安神補腦治失眠 臨睡前用手順時針輕揉百會穴三百下,可助人很快進入睡眠。 升陽調脫肛 用手點按百會穴三百下,每早晚一次可治脫肛。 補血治頭暈 經常用手點按百會穴三百下,可有效緩解頭暈。 …
-
沒事撓頭能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沒事撓撓頭,耳聰目明身體好,頭痛失眠消失了。我國自古就有撓頭養生的忠告。 眾所周知,頭皮上有很多神經末梢,手指在頭皮上按摩,能輕柔地刺激頭皮上的神經末梢,通過神經反射,大腦皮質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全身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從而達到強身益智的作用。 中醫學中稱頭為精明之府,五臟六腑精氣皆上升于頭部。頭皮是大腦的保護層,分布著許多穴位,人體十二經脈中,手、足三陽經均起經頭面部,故又說頭為諸陽之會。如手、足陽明經分布前頭部…
-
神闕穴的保健方法
道家養生2016-06-18
神闕穴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經常對神闕穴進行保養,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并對腹痛腸鳴、水腫腹脹、瀉痢脫肛、中風脫證等有獨特的療效。 神闕穴的保健方法: 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于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180下。 其二是聚氣法:端坐,放松,微閉眼,用右手對著神闕穴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
-
五招幫你“揉”走失眠
道家養生2016-06-18
按壓心包經 循著雙側上臂內側中線,由上向下按壓,痛點再重點按壓,每日1~2次。 點揉神門穴 神門穴位于腕橫紋肌尺側端,尺側屈腕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于每晚臨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紋面,點揉另一手的神門穴,換另一手的拇指,同樣點揉前手的神門穴,以感酸脹為宜,各重復30次。 睡前搓涌泉穴 于每晚臨睡前取仰臥位,微屈小腿,以兩足心緊貼床面,做上下摩擦動作,每日30次。 揉捻耳垂 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雙側耳垂部位,輕輕地揉捻,使之產生酸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