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人需要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有人可能認為養生就是注意別得病,也就是屬于健康人的問題。其實,養生連著你我他,包括所有人呢!尤其是以下人群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養生保??健康人群 未病先防 第一是健康人群,中醫稱為平人。中醫的治未病包括兩部分內容,首先就是未病先防。健康無病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些的,從來沒有得病去過醫院的,自己感覺體質良好甚至全身有用不完的勁,在他們意識里,可能認為疾病和自己沒有關系,是別人的事情,我們強調的未病先防,尤其是要引起這…
-
養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道家養生2016-06-18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古人的一句至理名言喝則學思想天人合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入與自然的密切關系,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人體的機能要和自然界的變化保持一致才能維持生命。 《內經》地人系統中的人與天相通的總原則是:同氣相求,同類相應。順則利己,逆則為害。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實質上,人身小宇宙在《內經》中絕非泛泛而談…
-
警惕亞健康的六大元兇
道家養生2016-06-18
亞健康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又稱為中間狀態、灰色狀態,亞健康人群常感到疲憊、煩躁、腰酸背痛、頭痛眼花、失眠或嗜睡,健忘,食欲不振等,但查不出什么病,早期常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科普的宣傳,人們對亞健康已有所了解,但哪些因素會引起亞健康、怎樣遠離亞健康,還是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里我們再詳細地認識亞健康的成因。 精神緊張 現代生活人們的壓力無處不在,升學壓力、就業壓力、工作壓力、升遷壓力等使老百姓精神過度緊張,種…
-
養生絮語
道家養生2016-06-18
養生是一門千百年來先人后學無不推崇精研的學問,即使尋常百姓對它也十分熟悉。如今,迫于對健康急切的要求,養生已成為百姓們的熱門話題。 百姓養生三誤 對于養生,百姓們雖積極但有時又較為盲目。養生熱潮已風靡現代社會數十年了。但時至今日,真正會養生、堅持養生并養出成效的人并不太多。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熱情而盲目,缺乏基本的醫學常識 市面上熱銷的養生書籍良莠不齊,電視里推薦的養生產品更是優劣難辨。而缺乏醫學常識、又沒有專…
-
養生要因人而異辨證施行
道家養生2016-06-18
什么叫辨證 辨證是中醫認識疾病的過程,即將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的過程。 證,即證候,是機體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有聯系的異常脈癥組成。有點接近于現代醫學說的綜合征的概念。 證候與癥狀不同,它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是人體在自然諸因素、社會諸因素和個體自身諸因素相互影響下的綜合反映。由于個體受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同,個體自身也有差異,因而產生了不同的…
-
天地人和話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內經素問》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類作為大自然的精靈,只有親近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在這個宇宙時空中健康地生存和發展。養生是人們在勞動和生活實踐中,為了保護生命、繁衍后代、保持健康所進行的一些自我保健方法。 現代養生是從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去考慮,理解和對待人體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是以生物、心理、社會等角度確立醫學模式,以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其特征是從治療擴大到預防,從生理擴大到心…
-
保健用灸療 身壯疾病少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學里有許多延年益壽的養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種重要手段。正如《扁鵲心書》說:人于無病時,長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不得長生,益可得百年壽。 我國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遠古人類知道用火的時候。灸字早在《說文》一書中解釋作灼,意思是用火灼體,借熱力給人體以溫熱剌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達到透熱、擴熱、傳熱、溫補以防治疾病之目的。 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葉為主。艾葉芳香,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正如《名醫別…
-
心開竅于舌 舌為心之苗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學認為舌面分為四個區域,與五臟六腑相對應。即:舌尖區屬心、肺,舌中部屬脾、胃,舌根區屬腎,舌的兩邊屬肝、膽。舌就是反映五臟六腑狀況的一面鏡子。古人把寫舌診的專著取名叫《金鏡錄》、《舌鑒》,可算是一語道破真諦。 養生啟示:因為舌神經是從大腦出發,與舌頭相連接,舌頭運動,自然促使舌頭活動的神經也一起運動。經常運動舌頭,可加強內臟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舌頭操的具體做法: 1、每天早晨洗…
-
養生要克服七種不良心理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認為,小欲、私欲傷身,而要想節制這些欲望,達到養心之目的,必須戒除以下幾種不良心理: 1.自私心理 私心太重,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世上的好處自己撈完才心甘,否則就怨天怨地。有這種心理,整天勞心傷神,寢食不安,必然危害身心健康。 2.嫉妒心理 人比人,氣死人,任何方面都不容別人比自己優越,這種心理所產生的行為,不但容易在同行、同事、鄰里和家庭之間產生摩擦,也易使自己整天處于焦慮煩躁之中,傷心勞神,危害健康。 3.貪婪心理…
-
擇時進補 效果更佳
道家養生2016-06-18
四時進補 冬季最宜 常言道: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冬季由于自然界呈現陰盛陽衰、草木凋謝、萬物閉藏的景象,人體新陳代謝緩慢,生理功能處于抑制、收縮狀態,人體精氣內斂,此時若對癥選用藥物進補,最易吸收藏納。此外,中醫講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由于一年四季中,腎經在冬天最為活躍,而大部分身體虛弱者都是由腎虛導致的,所以冬季進補溫熱的食物或藥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時進補 三九最宜 民間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中醫學有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