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與豬肉同食的食物
道家養生2016-06-18
大豆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降低利用效率;同時,豆類還會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羊肝 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化為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來看,亦不相宜。 香菜 芫荽又…
-
什么是中醫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⒃黿】怠⒀幽暌媸俚哪康摹?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界的關系…
-
中醫的健康觀指導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的健康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確立了,即天人合一的健康觀,形神合一的健康觀,陰平陽秘的健康觀,正氣為本的健康觀。此外,《黃帝內經》中把頭發、牙齒和肌肉作為衡量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中醫學理論的主要內容,從病因、病機,到診法、辨證,再到養生防治,以及臟象、經絡等各種理論,幾乎都是圍繞著中醫學對健康觀念的認識而次第展開的。了解中醫學的健康觀,將能夠很好地指導我們日常保健和調養。 天人合一的健康觀 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概念…
-
古人養生之經
道家養生2016-06-18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養生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于預防疾?⒃黿】島脫幽暌媸佟7粗蚺爍巍⑾采誦摹⑺忌似ⅰ⒂巧朔巍⒖稚松觶災劣輾⒅種稚硇募不肌?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欲勞于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都說明古人認識到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
-
要想長生 經絡常通
道家養生2016-06-18
著名針灸學家金伯華教授近80高齡,但她說話利落,動作麻利,身上透著豁達、灑脫的陽剛之氣,而言談舉止又體現出五六十年代知識分子特有的優雅氣度。其良好的體力足以應對每周3次針灸門診,并參加一些講座和社會活動,要知道,扎針不僅需要指力,更需要體力。金老告訴記者,要說自己的養生經驗,就是注重經脈氣血的暢通。 經絡常通 健康無病 經絡看不見,摸不著,西方用多種手段對其實質研究也沒有定論,但在中醫治病養生中卻非常重要。經絡包括十二正…
-
養生方法要適合自己
道家養生2016-06-18
目前,如何養生成了許多人日常談論的主要話題。其實專家認為,藥補也好,食補也好,最重要的是要辨證施補,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養生方法。不然非但沒有達到養生效果,反而會吃出毛病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養生之法不妨中庸些 在醫院門診室,筆者碰到了因為腸胃不適前來看病的林先生。問及他平時的養生之道,他笑談,現在也正困惑著呢。原來,最近他有兩個朋友,在單位體檢時分別被查出患有腎結石和膽囊炎,他本人最近也犯胃?W盍釗似婀值囊壞閌牽諞…
-
中老年人養生之十五“常”
道家養生2016-06-18
常梳頭 每日至少要梳頭兩次,每次60余梳,可明目、清腦、祛風、活血,增進腎功能,防脫發,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經常堅持必然受益。 常擦面 每次洗臉后,用雙手擦面部10余次,按摩與刺激面部的穴位。能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振奮精神。 常運目 長時間用眼睛后,要先遙轉眼球,再閉目靜養,視力特別明亮。方法是:眼球從左而上,從右而下,往返調整10余次,使眼部的肌肉得到充分運動與調節。 常按耳 按摩雙耳能補腎、健腦、防耳聾。方法是用雙手按摩耳輪,不…
-
按揉膻中 遠離煩躁
道家養生2016-06-18
魏女士近年來不知何故一到秋天,就煩躁不安、記憶力減退,還伴有發熱、食欲不振及惡心、嘔吐和心悸、失眠等癥狀。老公常常說她喜怒無常、神經病,孩子也常常遠離甚至躲避她,使她十分痛苦,脾氣也就越來越壞。前幾日,她因在公共汽車上被人踩了一腳,竟然跟人又吵又罵;回家后又因家庭瑣事與老公發生口角,一怒之下,一巴掌將老公打得鼻子出血,氣得老公嚷著要離婚。她不明白,她這是怎么啦?她老公更不明白,平時給人溫文爾雅感覺的夫人,不知何故在…
-
中醫養生雜談
道家養生2016-06-18
人要善生,先要知道愛護身體,愛護身體的人才會注重修身,修身的人才會治心,治心才能夠養心。 攝生之道,在于不要易怒,節制飲食,定時起居,減少思慮,注重營養,使得血氣平知,百病自然生不了,所以圣人攝生,最重治心,以保精神愉快以求心氣平和。 老子說:心為神主,動靜從心,心為根本,心為道宗,靜則心若泰然,百脈寧謐,動則血氣錯亂,百病相攻。 因此太白真人說:欲治其疾,先治其心。 治心從正心著手,除掉心中的疑慮、妄念、憤恨、抑郁種…
-
中醫養生應該如何進補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學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它所倡導的養生理念如今也備受關注。 中醫藥養生是通過補益中藥或具有治療作用的中藥來補益或治療虛弱體質的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也就是說補益中藥的合理應用主要適用于體質虛弱或有疾病的中老年人。 從中醫養生角度來講,保健品的價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選購的保健品或補益中藥是不是適合自己。中醫理論認為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意思是說只有虛弱體質的人才適合于服用補益中藥,而體質強壯或患有實證疾病的人不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