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沖穴
道家養生2016-06-18
穴位位置: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保健作用:具有燥濕生風的功效。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小兒驚風、脅痛、腹脹、月經不調、遺尿等。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太沖穴,每天按揉3次,每次100下。 …
-
“三一二”經絡鍛煉法 可防老年病
道家養生2016-06-18
三 是指按摩合谷、內關和足三里三個穴位。一般人每天早晚各一次,左右不拘,每次共5分鐘,按摩時一定要達到酸、麻、脹,有時還有上下串氣的感覺,才是有效的按摩。按壓的頻率約為每分鐘30次。 一 就是一個以腹式呼吸為主的基本氣功鍛煉。每天早晚2次,每次5分鐘。 二 就是做一些以兩條腿為主、力所能及的適當的體育鍛煉,如踢毽子、跳繩等,每天1次,每次5分鐘。 也就是說,對于一般人,每天只要自覺地用25分鐘時間,通過三種不同方式的鍛煉就可以青春…
-
穴位貼敷 防治慢性疲勞綜合征
道家養生2016-06-18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日趨激烈,人們所面對的生存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人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事,還要擠出時間來學習新知識,為自己充電,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轉從而導致身體透支。此外,由于過于繁忙,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狀況,加之沒時間參加體育鍛煉,業余愛好日益減少,因而不能有效地調節自己,放松身心,從而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發生。慢性疲勞綜合征是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在1988年正式命名的一種疾?B云@妥酆險…
-
按對三穴位 冬季護好胃
道家養生2016-06-18
遇到胃痛、胃酸、胃脹,許多人都會想到吃胃藥,其實充分發揮好人體腹部上脘、中脘、下脘三個穴位的作用,即可解決胃部的許多煩惱。古人說:胃為太倉,三皇五帝之廚府也。為了保護太倉的正常運作,人體給胃部配備了護衛三劍客,即上中下三脘穴。如果平時讓這三劍客站好崗,就可形成對胃的層層保護,讓各種胃病無法侵入。 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5寸,和食管相對應,是食物進入胃的通道。按壓上脘穴,對人們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飽或者其他…
-
常按印堂和神庭對頭部的作用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堅持頭部按摩,可使任督脈氣血經絡通暢,起到清腦提神、健身強體的效果。頭部按摩,可以活躍大腦的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供血量,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從而起到健腦作用。 浴頭疏發以整個頭部為按摩對象。首先,松開十指,如梳頭狀,以十指指肚著力,用中等稍強的力量,從前發根外疏到后發根處,從前到后疏理整個頭部。重復做1520次,用力的大小,以做完后頭皮微感發熱為好;疏理后,再用十指指肚均勻地揉搓整個頭部的發根,從前…
-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養生,講究因時而異,不同季節時令采用不同的養生手段,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古人以此方法為養生之宗旨,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現代人也應該借鑒此方法養生保健,祛病延年。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意義在于利用自然界四時陰陽來調整、充實人體之陰陽。一般來說,人體的陽氣不足,可借助春夏的陽熱之氣來溫養;陰精不足,可利用秋冬收藏之氣以涵養。陽虛者,可于春夏季節,借助自然界陽氣生發之勢,再給予適當的養陽之品,從而起到更強的…
-
按摩治療小兒脾胃不和
道家養生2016-06-18
兒童脾常不足,常易為飲食所傷,故臨床多見脾胃疾患,如積滯、疳證、嘔吐、腹瀉等。常用的按摩手法有: 摩腹: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撫摩,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患兒取仰臥位,術者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順時針撫摩,每天一次。 揉足三里:用拇指指腹順時針按揉足三里,每天一次,有健脾和胃、通經活絡、益氣養血的作用。 捏脊法:通過按摩督脈和膀胱經,能通經脈、平陰陽、調氣血。患兒取俯臥位,術者雙手半握拳,拇指伸長,羅…
-
“小勞”養生
道家養生2016-06-18
養生,到底是動好,還是不動好?一種說:生命在于運動;一種說:養生貴在不動。縮頭烏龜,曳尾泥涂,不是照樣壽逾百歲。依我說,兩種觀點都偏離了儒家老祖宗的中庸之道,過猶不及。 動,并非不能健身養生,但這要因人而異,于天賦異秉的強人則可,于常人卻未必適合。 而不動,也未嘗不可。傳統中就有靜坐、龜息這樣的養生法。但如果說身體不動還勉強使得,那么要做到心靜如止水,談何容易?你我凡人,名利纏繞于心,柴米油鹽醬醋茶, 原本的開門七件事,…
-
中醫進補的原理
道家養生2016-06-18
無論精神補益,還是飲食補益、藥物補益、按摩補益、艾灸補益,都是以中醫的基本理論為指導,通過各自的方式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補益五臟和調援精神,從而保證人體的健康。 【平衡陰陽】 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指導思想,至今仍然在指導著中醫臨床。當人體處于陰陽平衡的狀態時,中醫便認為屬于健康的狀態,如《素問調經論》指出的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著一,命日平人。當病邪作用于人體,人體正氣與之相搏,斗爭的結果使得陰陽平衡被打破時,機體…
-
中醫養生要訣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藥學在與疾病和衰老的長期斗爭中,找到了許多簡便易行的延年益壽良方要訣。 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頭為精明之府,人體之重要12經脈和40多處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個特殊刺激區均會聚于頭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所謂針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頭的確是一項積極保養人體精、氣、神的簡便易行的長壽保健對策。 腳底為第二心臟,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醫學認為腳上的60多個穴位與五臟六腑的12條經脈有著密切的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