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養生重和諧
道家養生2016-06-18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醫作為一顆有效的治病療疾的璀璨明珠,歷經數千年而魅力四射,這充分說明了她的生命力是通過可靠的療效作為堅強后盾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矗立于世界東方的民族醫藥巨人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走向世界,影響全球,必將為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人與天地相參 中醫的魅力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中醫的精髓就體現在和諧觀上。這點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就有論述。《靈樞歲露論》云:人與天地相參也…
-
中醫養生的理論根據
道家養生2016-06-18
一、說情志:人要健康長壽,清志調暢是一個重要條件。陶弘景在《養生延壽錄》中提出:養性之道,莫大憂愁大哀思,此所謂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 二、戒私欲:養生求靜,使身心處于萬慮皆息獨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蕩。孫思邈說:人不終眉壽,或致夭歿者,皆由不自愛惜,竭情盡意,邀名射利。故善養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無妄念,所至之處,勿得多求,旦起欲專言善事,不欲先計較錢財。 三、遠房室:指性生活有節制。人的生…
-
六淫與六氣
道家養生2016-06-18
六淫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致病邪氣的總稱。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本來是自然界六種正常的氣候變化,其太過或不及均會導致人體發生外感性疾病,中醫學把致病的六氣稱為六淫。 六氣和六淫都是指的風、寒、暑、濕、燥、火,所不同的是氣候的正常與異常。一年四季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如春風、夏暑(火)、長夏濕、秋燥、冬寒,決定一切植物生、長、化、收、藏的過程。人們長期生活在其中,對這種正常的氣候變化,產生了一定的適應…
-
補腎養腎 按按這3個穴位
道家養生2016-06-18
補腎一直是人們談不完的話題,補腎養腎,試試這3個穴位吧,簡單又有效。 太溪穴 匯聚腎經元氣 腎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體的元陰和元陽都來源于它。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元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稱太溪穴為回陽九穴之一,認為它具有很強的回陽救逆之功。古代很多醫家面對垂危的病人,多用這個穴補腎氣、斷生死,如果在這個穴位上能摸到跳動的動脈,說明病人腎氣未竭,還可救治;如果沒有跳動,就說明病人陰氣纏身,比較危險了。 所…
-
五味過量傷五臟
道家養生2016-06-18
中醫認為,咸、甜、酸、苦、辣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五味適量,對五臟有補益作用,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但是如果五味過量,就會打亂人體平衡,損傷臟器,招致疾?!杜磣嬪閔月邸分興擔何邐恫壞悶ⅲ岫嗌似ⅲ嘍嗌朔危煉嗌爍危識嗌松觶潭嗌誦摹!賭誥分幸菜擔憾嗍誠蹋蚵瞿瀋歡嗍晨啵蚱ら露危歡嗍承粒蚪羆倍藎歡嗍乘幔蛉愴罩宥澆遙歡嗍掣剩蜆峭炊⒙洌宋邐噸艘病?酸多傷脾。酸…
-
天樞穴
道家養生2016-06-18
穴位位置:位于人體中腹部,臍旁2寸處。 保健作用:具有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的功效。 主治疾病:腹痛、腹脹、便秘、腹瀉、痢疾、月經不調、痛經等。 按摩方法:取坐位,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用中指指腹按壓左側天樞穴,以產生酸脹感為宜,按壓約10分鐘,再以同法按壓右側天樞穴。 …
-
春捂秋凍
道家養生2016-06-18
立秋的到來,標志著秋天的開始,氣溫將逐漸轉涼。在我國北方很多地方有春捂秋凍的說法,意思是春天穿衣服要盡量保暖,而秋天呢,則在一定程度上要挨些凍,只有這樣才能對身體有好處。但對許多人來說,這春捂似乎還容易理解,可這秋凍就有些讓人莫名其妙。 中醫理論認為天人合一,即人體與大自然是一個息息相關、充滿聯系、密不可分的整體。正常狀態下,人體的動態變化規律必須與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相一致和同步,這種一致性和同步性用中醫的概念來表達,…
-
急性腰扭傷 按按睛明穴和至陰穴
道家養生2016-06-18
秋季健身活動增多,急性腰扭傷的情況時常發生。從臨床經驗來看,對這類病人同時按壓睛明穴(位于面部眼內角稍上方凹陷處)和至陰穴(位于小腳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處),具有止痛的功效。 睛明穴和至陰穴是膀胱經的起止穴,同時按摩它們,能讓膀胱經氣血很快貫通整條經絡。而急性腰扭傷之所以出現疼痛,與膀胱經氣血臨時受阻有很大關系。所以,急性腰扭傷患者在得到正規的檢查和治療之前,可先同時按揉至陰穴和睛明穴來緩解疼痛。 …
-
延年益壽六訣
道家養生2016-06-18
吹、呵、噓、吃、呼、嘻為延年益壽六訣,做法是口吐鼻??總訣 肝若噓時目爭精,肺知曬氣雙手舉,心呵頂上連儀手,腎吹抑取膝頭平,脾病呵時須攝口,三焦各熱臥嘻嘻。 1、吹腎氣 正坐,以兩手舉起從耳朵左右引三度或是反手拋射,左右同轉身三五度即可,以足前后逾左右各十數度,此法能去腰腎膀胱間積聚的風邪,其余如上法,如果要修煉要在靜室里焚香,順溫涼之宜,明燥濕之異,每夜半后生氣時,或五更睡覺,先呵出腹內濁氣,或一到九止,或到五止,定…
-
穴位按摩 有效降壓
道家養生2016-06-18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按摩太陽、百會、風池等穴位,可以疏通氣血、調和陰陽,對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作用。 練習步驟: 1.預備動作。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姿勢自然端正,正視前方。兩臂自然下垂,雙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關節呈90度角,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勻。 2.用拇指按揉太陽穴,順時針旋轉一周為一拍,約做32拍。 3.用手掌緊貼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央)旋轉,一周為一拍,共做32拍。 4.用雙手拇指按揉雙側風池穴,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