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師教推手時為何總被學生打?
丹道修煉2017-05-04
“喂勁”是太極拳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訓練方式 常有朋友看到練太極拳的老師教推手時被學生打來打去,不明白為啥?其實那就是太極拳的喂勁。 “試勁”不是“喂勁” 太極拳的“喂勁”,是一種特殊的訓練方式。做出動作并發(fā)出力量而不去變化、反擊的主攻方,就是“喂勁”者。而當在手法訓練時就叫“喂手”。 “喂勁”是太極拳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是教人“懂勁”的主要手段之一!拔箘拧本拖袷谴篪B喂小鳥一樣把食物送到你的嘴里,而不需要你去搶奪食…
-
動物教您來養(yǎng)生
丹道修煉2017-05-04
五禽戲,由三國時著名醫(yī)家華佗所創(chuàng),是一套以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而成的養(yǎng)生健身功。五禽戲的名稱始載于《后漢書華佗傳》,其具體的術式梁陶弘景的《養(yǎng)性延命錄》,其圖譜最早見于明羅洪先的《萬壽仙書》。五禽戲在后世的流傳過程中,許多養(yǎng)生學家加發(fā)發(fā)揮,演變出許多不同的術式,但其基本特點是要求意守、調(diào)息、動形相配合。周履靖《赤鳳髓》所載術式為: 【羨門虎勢戲】直立,低頭,兩手據(jù)拳伸向前下方,如猛虎發(fā)威勢。彎腰,然后…
-
太極拳最難學的是什么
丹道修煉2017-05-03
對力道的把握是太極拳難點之一 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古代拳譜已經(jīng)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說明了,是不存在尚沒有公開的秘密需要誰去解去揭的。之前有的人所謂對太極拳的“解秘”無非是有名無實的吹噓、嘩眾取寵的商業(yè)炒作甚至是欺詐而已。太極拳古代拳譜明白說明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由于隨人而動形成的,因此是沒有某些外家拳那樣十分花俏奇異復雜的主動技巧的,就此而言,太極拳其實是簡單易學的。然而再簡單易學的動作也是有難度的。比如走路誰不會啊?誰…
-
春季養(yǎng)生先護肝:道家養(yǎng)生玉清三果
丹道修煉2017-05-03
道家講究五行與陰陽,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zhì)的運動,這五種物質(zhì)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tài)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根據(jù)五行學說,“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長、升發(fā)、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zhì)的事物,均歸屬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火;“土爰稼穡”,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土;“金曰從革”,凡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
-
關于南宗以事煉心的技術指南
丹道修煉2017-05-03
貧道曾經(jīng)說過無數(shù)次關于“以事煉心”,“忙里偷閑煉汞鉛”,“三軍之中可結(jié)丹”還有最要命的“須臾不離”等等南宗妙道大法,遭到眾多質(zhì)疑,少許贊嘆,個別欣賞之后,覺得,還是應當寫一個修煉手冊指南之類的,透露多點天機關于南宗以事煉心的技術指南令大家隨時隨地于丹法中受益,煉養(yǎng)有法則可循,或許可以推動諸位提高修煉的技術水平,若能多少獲得一些成就的話,貧道便可以無比欣慰關于南宗以事煉心的技術指南。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對于毫無修煉基礎的…
-
識時知機:《陰符經(jīng)》與丹功修煉
丹道修煉2017-05-03
丹道修煉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逐步上升的。由煉精、煉氣、煉神,直至精氣神合而為一,獲得從后天入先天,由氣功而丹功的長期修煉而成的。有的在明師指導下進展迅速;有的皓首窮經(jīng),勞而無功;有的甚至誤入歧途,走火入魔。其差別如此之大,關鍵是什么?一者是否有明師指導,這是丹功修煉的關鍵;其次是不能急于求成,計日行功,欲速則不達,反而會進入誤區(qū)。三是要窮理實修,持之以恒,從而建立起成功的信心,久之自有成效!八角
-
從張伯端到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之傳承譜系
丹道修煉2017-05-03
金丹派南宗為南宋時期形成的道教內(nèi)丹派別,與北方的全真道相對。因地處江南,故稱“南宗”。該派祖述五代至北宋間道士鐘離權和呂洞賓,謂其丹法傳自鐘、呂。以北宋張伯端為開派祖師,并提出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的傳法譜系。從該派丹法思想看,淵源于鐘、呂是可信的,但張伯端不一定得自呂洞賓的親傳。上述傳法譜系,有學者疑是白玉蟾的偽造,也有學者不認為偽。但白玉蟾以前的四傳,皆為單傳,并未形成道派,只有到白玉蟾時才傳了眾多弟子,始…
-
讀《周易參同契》心得三則
丹道修煉2017-05-03
魏伯陽祖師名翱,自號云牙子,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性好道術,不肯仕宦,閑居養(yǎng)性”,嘗“游于長白之山,而遇真人告以鉛汞之理、龍虎之機焉”。 真一子彭曉在《〈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中記其事跡云:“真人魏伯陽者,會稽上虞人也,世襲簪裾,唯公不仕。修真潛默,養(yǎng)志虛無,博贍文詞,通諸緯候,恬淡守素,唯道是從,每視軒裳如糠秕焉。不知師授誰氏,得《古文龍虎經(jīng)》,盡獲妙旨,乃約《周易》撰《參同契》三篇……密示青州徐從事,徐…
-
“以玉養(yǎng)人”:玉石保健知多少
丹道修煉2017-05-03
“黃金有價玉無價”,玉對于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玉有不壞、不破、不染等特性。道教的玉清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之所以取玉為名,皆因玉有至純無暇,歷劫不變,性質(zhì)穩(wěn)定,不空不壞等特性,以寓神明的至尊特性。早在河姆渡時代,先民就開始有意地佩戴美麗的玉石作為裝飾,玉石承載著遠古人類樸拙的審美觀念。 白玉貔貅 玉石養(yǎng)生的理論基礎 除了裝飾作用之外,玉石在養(yǎng)生方面也有著獨特的意義。自古就有“人養(yǎng)玉,玉養(yǎng)人”的說法。古人認為,玉是陰…
-
莊子養(yǎng)生論:重養(yǎng)神之道 輕養(yǎng)形之術
丹道修煉2017-05-03
莊子的“養(yǎng)神”思想是道教修煉靜功的理論基礎 莊子:“養(yǎng)神”重于“養(yǎng)形” 關于“養(yǎng)神”的思想,是道教修煉靜功的理論基?K羌湯獻又,由庄自仺立的。《史紦尗I雍橇寫費宰印爸槭嗤蜓浴保耙悅骼獻又酢薄O執(zhí)妗蹲印?3篇,反映了莊子及其后學的思想,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多采寓言故事的形式,來闡發(fā)深奧的哲理。無論在哲學還是文學上,都有相當高的文化價值。就煉養(yǎng)領域而言,在《莊子》中總結(jié)了先秦時期流行的各種養(yǎng)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