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太極拳與道功
丹道修煉2017-05-03
打坐中的南懷瑾先生 太極拳協會會長立法委員韓振聲先生,曾經以“太極拳與道功”這個問題來問我,所以就我個人年輕時學拳的經驗提出來與他砌磋研究,我們一致以為學太極拳到最后階段,應該走入修道的途徑較為圓滿。由于那次相談得很投契,后來又應他的邀請于民國五十五年(一九六六)十一月十一日,假立法院第二會議室做了此次講演。當天報紙刊出的新聞,誤以我為國術家相稱,實在不是事實,只是覺得國內的武術精神,與日俱衰,令人憂心,正如今日中國…
-
打坐十二步秘功(十二)——舍利養足
丹道修煉2017-05-03
舍利養足現六景 第十二步 舍利養足現六景 法訣 舍利足,六景來,無根樹上花正開。 金光一現擇靜地,早結道侶備法財。 二現止火不用風,四項不全花莫摘。 五朝元歸祖竅,三花聚頂見如來。 龍又吟,虎又歡,仙樂齊鳴在耳邊。 身涌鼻搐遍體酥,丹田火熾兩腎煎。 馬陰藏相老返童,金光三現過大關。 筑基煉己功成就,性命合一結金丹。 功法詳解 這步功夫說的是景象以及為過大關而做的準備工作。 一切物體的本身,無不充實于內而表現于外。當一個人身內無病…
-
陳希夷二十四節氣導引坐功圖
丹道修煉2017-05-03
第一式 立春正月節做功圖 主治:風氣積滯,頸項疼痛、耳后痛、肩臂痛、背痛、肘痛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時之間,盤坐。兩手相疊按左大腿上。上體連頭向右轉。目視右后上 方。呈聳引勢,略停幾秒鐘,再緩緩轉向左方,動作如右。左右各十五次。然后上下牙齒相 叩,即叩齒三十六次,漱津(即舌舐上顎,并兩頰、上下齒唇間,此時唾液則增加分泌,養 生家稱為津液)幾次,待津液滿口分三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三次,呼一 吸為一息,如此…
-
道家養生“三字經”
丹道修煉2017-05-03
順應自然的道家養生法 對于道家來說,很多起居情況和別人是不一樣的,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當然了養生也不例外,道家主要學的就是修生養性,這個大家可能都知道吧,其實很多東西大家可能都不了解,對道家的一些情況不是那么的情況,下邊和大家介紹一下道家的三字經。 道家養生就需要先了解道家的基本知識,這樣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下道家的三字經的內容吧。 “三去” 道家鼻祖老子,在其所著《道德經》一書中提出,養生…
-
娃娃練太極:絕妙心法提高智商
丹道修煉2017-05-03
太極心法訓練有助于開啟青少年智慧 很多人認為太極訓練不適合青少年學生,這是一種偏見與誤會。 太極心法訓練有助于開啟智慧,滿足了成長中的青少年的迫切需要,也是一個學習進取的優良方式。在青少年中推廣太極,首先應學習太極操及簡化太極拳八式、十六式等動作簡單的套路,初步學會這些套路后,再傳教開智啟慧的心法訓練。筆者認為,在青少年中推廣太極拳并將之運用于開智啟慧,主要應從七個方面入手。 1.心靜體松訓練 可在預備式中進行,然后貫穿…
-
養馬之年——2014指導性年度漢字新鮮出爐
丹道修煉2017-05-03
著名書法教育家王其才寫下2014指導性年度漢字 2014指導性年度漢字養 當日本與港臺大陸很多地區與機構都在發布2013年度漢字之際,2014年度漢字已經新鮮出爐了。2014年1月7日下午,2014指導性年度漢字暨馬年新趨勢發布會在在北京翠宮飯店15層橫山書院舉辦。在發布會現場,由著名書法教育家王其才先生以瀟灑的行楷當場揮毫寫下了今年的指導性年度漢字養。 作為漢字的故鄉,中國在年度漢字發布上遠遠走在日本之后。近年來,港臺與大陸和多單位都在發表年度…
-
百歲邵逸夫養生秘笈:恒練氣功
丹道修煉2017-05-03
2009年,邵逸夫精神奕奕地出席無線臺慶亮燈儀式 人稱“六叔”的邵逸夫爵士于1月7日6時55分在家中安祥離世,享年107歲。這位百歲高齡的老人,多年來身壯體健,鮮有大病入院,其精力與魄力令人驚嘆。邵逸夫生前之所以老當益壯,被傳有多種養生之道。2009年,邵逸夫的侄子邵維欽在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透露,六叔早年曾患胃癌,開刀后每年都會去美國檢查身體和換血,洗凈體內的毒素。不過他勤練氣功,且采用多種途徑進補,后來便毋須再去美國換血。 頂級人…
-
打坐十二步秘功(十一)——虛室生白
丹道修煉2017-05-03
虛室生白 第十一步 虛室生白蟾光現 法訣 蟾光現,心莫驚,須知爐內丹充。 虛室生白非是幻,三花聚頂暗室明。 欲知舍利足不足,一盞明燈九轉功。 轉罷一九閉目看,丹足圓月亮晶瑩。 有暗光,丹未成,繼續溫養再加烹。 寂靜猶似龍養珠,謹慎處女懷孕同。 且戒十損勿傷,不思食睡神自靈。 神合一舍利就,六景現時丹已成。 功法詳解 虛室生白,蟾光出現,是通過前面十步功夫即下手煉精化、轉手煉化神以及文烹武煉神合一養成舍利,這時三家相見精神三寶養足…
-
141歲孫思邈十三條養生秘笈
丹道修煉2017-05-03
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是隋唐著名的醫藥學家,被人稱為“藥王”。他亦是養生的實踐家。相傳他活到141歲,百余歲時猶視聽不衰,神采甚茂。他注有《老子》、《莊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祿論》和《攝生真錄》等。 孫思邈先生善參天地與人質的同一性。在人類疾病與天地災變面前,他曾說:“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圣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當弟子請教養性之要,他回答說:“天有盈虛,人有屯危,不自…
-
太極拳的“凌波微步”
丹道修煉2017-05-03
蹲馬步大有講究 說句可能很嚇人的話:現在練武的人站馬步幾乎大多數是不得要領的。為什么?因為敦敦實實地扎在那里,一個指頭可能就把他推倒了。 太極拳步法 別的門類的武術我暫時就不說了,以后我可能會系統地講講中國武術。在我們的太極拳里,步法的基本要求都要扣膝、松胯、塌腰、抓地、含胸、沉肩、頭頂懸。這樣,當我們要進攻的時候,總是先用腳尖領勁有個弧線領回,其實上身就是個胸腰運化,退一下也是先用腳尖領勁有個弧線,感覺很像是拉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