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精氣神學說
道家養生2016-06-19
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自古以來一直被稱為人身之三寶,精氣神三者相互為用,是保持和恢復人體健康、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和功能,為養生長壽之根本。精氣神學說,是二千多年來中國古代醫家和氣功養生家在整體觀思想指導下,在探索生命奧秘、防老抗衰、防治疾病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整體生命觀。 精氣神,作為人類生命的要素,其觀點很早就出現在先秦著作中。《老子》、《莊子》、《管子》、《孟子》、《黃帝內經》等,皆論及…
-
老子的養生觀點與主張
道家養生2016-06-19
老子是先秦時代杰出的思想家,也是道家創始人。《史記》中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過周朝王室的守藏寶之吏,負責征集、保管和整理周王朝及諸侯典藉。曾收孔子做學生。享年160余歲,一說200余歲。不論此說是否屬實,但老子的長壽是無可懷疑的。 老子的養生觀點與主張,集中起來可以概括為順應自然,恬淡寡欲,咽津養生。老子認為,靈丹妙藥雖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首先主張咽津養生。他平時叩齒鼓漱,然后再把這些津…
-
中國養生文化的起源
道家養生2016-06-19
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確切性而言,中國養生文化的萌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時代。從已經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證中可以發現,殷商時的人們在生?⒎置涫倍計淼蛔孀諫窳橛又?對日常生活中的吉兇禍福與健康狀況也不時卜問,進而舉行各種形式的祭祀活動以清除不祥。此外,甲骨文中還出現了有關個人衛生(如沐、浴)和集體衛生(如大掃除稱寇帚)之類的記載。 逮至西周,養生思想進一步發展。周代還設有食醫專門掌管周王與貴族階層的飲食,指導六飲、六膳、百饈、百醬等…
-
呂祖養生詞
道家養生2016-06-19
1.不負春光不負人,不欺神道不欺貧。有人問我修行法,只種心田養此身。 2.一日清閑自在仙,六神和合服平安。丹田有寶休問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3.奉真修道守中和,鐵杵成針要琢磨。此事本來無大巧,只爭日逐用功多。 4.息精息氣養精神,精神丹田氣養身。有人學的這般術,便是長生不老人。 5.如鼎沸,如沉淪,失道迷真業所根。有人平卻心頭棘,便把天機說于君。 6.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在里面藏。有人跳出墻兒外,便是長生不老方。 7.天涯海角人求我…
-
莊子養生法
道家養生2016-06-19
一是少私。 他認為:私是萬惡之源,百病之根。一個人如果私心滿腹,遇事便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思想上終日不得其安,久之必致形勞精虧,積慮成疾,疲困不堪,必殆而已矣。只有剔除求名貪財之心,使精神寬慰,可以保身,可以養身,可以盡年。心底無私的人,才能胸懷博大浩遠,不計較功名利祿,生活物質取之有道,才能夠知足常樂,心地坦蕩,必獲大壽。少私多壽,是莊子總結的養生規律。 二是寡欲。 人欲不可絕,亦不可縱。縱欲必招禍染?R桓鋈巳綣…
-
道教醫藥--女貞子酒
道家養生2016-06-19
【配方】 女貞子250g 白酒750ml 【功用】 滋陰補腎,養肝明目。 【制法】 1 .將女貞子放入干凈的瓶子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5日后啟封,過濾,去渣備用。 【用法】 每次10~30ml,每日2次,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女貞子:又名女貞實、冬青子,為木犀科常綠喬本女貞的果實。入藥以粒大、飽滿、色藍黑、質堅實者為佳,味苦甘性涼,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久服肥漣輕生不老。 此酒有滋補肝腎,烏發明目的功效,主治陰虛內熱,腰…
-
道教醫藥--二地二冬酒
道家養生2016-06-19
【配方】 菟絲子120g肉蓯蓉120g天門冬60g 麥門冬60g白茯苓60g 枸杞子60g 五味子60g石菖蒲30g 車前子45g 山萸肉60g遠志肉30g 柏子仁60g 覆盆子45g 地骨皮45g牛膝60g生地60g 熟地60g 山藥60g 人參60g木香60g 川椒30g 澤瀉30g 杜仲(姜汁炒)60g巴戟天(去心)60g 白酒3000ml 【功用】 補腎添精,安神定志。 【制法】 1 將上述24味藥材一起搗為粗末,用紗布包貯,放入干凈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7~12日,即可飲用。可隨飲隨加酒,直到味薄乃止。 【用法】 …
-
道教醫藥-五子補腎酒
道家養生2016-06-19
【配方】 枸妃子100g 菟絲子50g 五味子50g 覆盆子100g 車前子50g 白酒1000ml 【功用】 添精補髓,疏利腎氣 【制法】 1.將上述藥材研細粉,裝入紗布袋中; 2.放入酒中,浸泡30天,過濾,去渣備用 【用法】 每次10~20ml,每日1次,晨起即飲 【藥材功效解析】 枸杞子:甘平質潤,有滋補強壯作用 菟絲子:功效補肝腎,益精髓,法風明目 五味子:五味子斂肺益腎,益智安神 復盆子:甘能益,酸能收,補而兼固,為滋補肝腎,收斂用固澀藥 車前子:清利濕熱藥…
-
喝這六種湯冬季不感冒
道家養生2016-06-19
治風寒感冒的三湯 風寒感冒初起,主要癥狀為頭沉或頭痛,怕冷,四肢酸痛發緊,身體發燒但無汗,同時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覺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對鏡還可自行觀察到舌苔薄白。食療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第一湯:五神飲(借鑒自《本草匯言》) 將荊芥、蘇葉、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與茶葉6克一同開水沖泡。一段時間后,與紅糖30克攪拌,煮沸后趁熱服下,服后蓋被,如出汗不暢,一小時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表寒、身痛重…
-
冬季保健不得不抓的“特區”
道家養生2016-06-19
要想做好冬季養生保健的工作,還得從人體的五大保健特區開始。人體五大保健特區分別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臍和耳部。只要您做好了這五方面的保健功效,可以說冬季養生保健的過程您已經完成大半部分了。 特區一:腹臍 養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⒛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