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蟾祖師——云游歌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云游難,云游難,萬里水煙四海寬。說著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頭酸。初別家山辭骨肉,腰下有錢三百足。思量尋師訪道難,今夜不知何處宿。不覺行行三兩程,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賣盡,路上何曾見一人。初到孤村宿孤館,鳥啼花落千林晚。晚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隨身一柄桑漸漸來來興化軍,風雨蕭蕭欲送春。惟一空自赤毿瑉,囊中尚有三兩文。行得艱辛腳無力,滿身瘙癢都生虱。茫然到此赤條條,思欲歸鄉(xiāng)歸未得。爭奈旬余守肚饑,埋名隱姓有誰知。來到…
-
至言總·養(yǎng)生篇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老君《西升經》曰:偽道養(yǎng)形,真道養(yǎng)神。通此道者,能亡能存。神能飛形,并能移山,形為灰土,其何識焉?又曰 :凡人之哀人不如哀身,哀身不如愛神,愛神不如舍神,含神不如守身,守身長久長存也。故神生於形,形成於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神常愛人,人不愛神。故絕圣棄智,歸無為也。 《雒書寶予命》曰:古人治病之方,和以醴泉,潤以氣藥,不辛不苦,甘甜多味。常能服之,津流五藏,系在心肺,終身無…
-
神經衰弱靜功療法問答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1.問:靜功和氣功是一是二? 答:靜功著重在一個靜字,不必要在氣上做什么工夫;氣功著重在一個氣字,那些功夫都是動的,不是靜的。世間各處所傳授的氣功,有深呼吸法、逆呼吸法、數(shù)呼吸法、調息法、閉息法、運氣法、前升后降法、后升前降法、左右輪轉法、中宮直透法等等,法門雖多,總不外乎氣的動作;靜功完全是靜,在氣上只是順其自然,并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支配氣的動作,若有意使它動作,就失了靜字的真義。 2.問:靜功比較氣功,利弊如何? 答:氣功做…
-
道家養(yǎng)生與飲食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道家養(yǎng)生食品有哪些?道家的養(yǎng)生學和養(yǎng)生術,是中國歷史上古代養(yǎng)生法術的主要源流。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道家養(yǎng)生食品。 道家養(yǎng)生食品1、 辟谷 辟谷是指不吃谷物,并非不吃食物,所以辟谷又稱休糧或絕谷。這是道教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 道教認為人體有三尸,靠五谷而生,危害人體。若經過辟谷修煉,便可除三尸,以達到長生不死。辟谷時,仍食藥物,并兼做導引等功夫。道教辟谷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養(yǎng)生。 道家養(yǎng)生食品2、四不吃 在這里,順便介紹一下天師世家有…
-
幼兒冬季養(yǎng)生常識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一)冬季幼兒的睡姿 一、忌家長摟著孩子睡,因為這樣成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會影響幼兒吸入氧氣的濃度,不利于健康,更有甚者,怕孩子凍著,就將孩子的腿腳捂在自己的懷中,或壓在兩回事腿之間,可以想象,以成人的腿的重量壓在孩子腿上,如果時間長了,就很可能造成孩子腿的局部缺血引起不良后果或者某種姿勢持續(xù)時間太長而引起不適感。因此,孩子最好是與成人分被或分床睡覺。 二、忌俯臥勢。幼兒生理發(fā)育不完善,特別是心腦功能不健全,如果長時間俯臥…
-
六個穴位幫你調理過敏體質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迎香迎香位于人體的面部,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的鼻唇溝中,是足陽明胃經上的一個腧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匯穴,按揉迎香可以疏通經脈,使氣機通暢,從而緩解過敏性鼻炎引起的各種癥狀。 風池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是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腧穴,是手少陽、陽維相交會的穴位。點按風池可以讓人體陽氣得到提升,經絡得到疏通,使鼻子保持通暢。 肺俞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旁開1.5寸才處,是足太陽膀胱…
-
道教對茶道的影響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茶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與中國的儒釋道三教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其中,尤以道教對茶道的影響更為深刻和久遠。 道教茶道強調道法自然,飲茶以自然為美,動靜成宜。動如行云流水,靜如山岳屹立,笑如春花自信,言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fā)自自然任由心性,不造作。道法自然,就要清靜無為,返璞歸真。在飲茶中,心情得到完全釋放,心境超越塵世,清靜、恬淡、空寂、無為,心靈隨茶香飄逸,情緒隨茶韻寧謐。人與自然融合為一,…
-
黃帝內經與婦人月事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黃帝內經》約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是我國最早的醫(yī)學理論著作,它不是成就于一時一人,而是那個時期許許多多人集體的智慧和總結。古人不講著作權,所以你們可以看到,里面的很多話都是托名于黃帝啊岐伯啊雷公這些人,因為古人覺得,讓這些話看起來像是先祖所講的,會特別可信。關于女子的月經,里面也提到不少,到底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看待月經的呢?就跟隨我一起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吧。 月經在《內經》中叫月事,后人…
-
冬季養(yǎng)生飲食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到了冬季,人體的消化機能比春季、夏季、秋季均為活躍,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強,食量增大,這反映了冬季機體對熱能需要的增加。冬天的日常膳食,可適當增加些肥甘厚味的食品,但不宜過多。當機體處于寒冷的環(huán)境中,要維持體溫平衡,就必須增加體內的代謝率,從而增加對食物的需要量,特別對脂肪性食物的吸收較好,攝食適量的脂肪有較好的抗寒耐凍作用,但不宜過多,以防發(fā)生高血脂癥和肥胖??冬季飲食的營養(yǎng)特點,即增加熱量,在三大產熱營養(yǎng)素中,…
-
養(yǎng)生的三重境界
道家養(yǎng)生2016-06-17
當我們呱呱墜地時,我們就要面臨這個世界的問題,雖然它充滿生機,有春天與陽光,但是它也有死亡,有寒冬與黑暗。我相信從人類一誕生開始,就已經在關愛自身生命,雖然那時沒有文字記載。隨著人類的發(fā)展,有關養(yǎng)生的理論、方法也越來越豐富。為了論述方便,我們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三分法多陰、陰陽相半、多陽,將養(yǎng)生的境界大致分作三重: 一消除病因,二益壽健身,三與道合真。 一、消除病因 生命在從一個受精卵分裂產生五臟六腑等眾多組織器官后,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