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末日來臨 中國人的“諾亞方舟”在哪里?
玄門講經2017-06-18
文/萬景元 西方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故事,就是上帝創造了世界之后,又打開了天上的水閘,放水。洪水滔天,除滅了世界上的所有生命。但是上帝告訴諾亞,制作一個方舟,各種動物,借此得以保留種苗!妒ソ泟撌烙洝酚涊d:“當人和各樣活物都進去之后,過了7天,洪水泛濫在地上;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2月17日,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苯逯街郾4嫦聛淼纳,又重新在地球上繁衍后代。 諾亞方…
-
【弘道讀經會】打坐出現的幻覺真實存在?
玄門講經2017-06-18
文/陳景展 網友問:師傅,我最近打坐經常出現一些幻覺,總看見一些少見的山峰、花草,還有奇觀的景象,這是怎么回事? 陳道長答:首先,你所說的現象未必是幻覺。我們日常的話,普通人閉上眼睛,眼睛前面也會有一些雪花,或者有一些星星,有的人耳朵里面也會有耳鳴,這都很正常。日常的壓力,工作、學習的繁忙都可能會引起這種現象,這未必是幻覺。如果真是幻覺的話,那就已經出現偏差了,那就比較嚴重了。 打坐(資料圖 圖源網絡) 這里我們要注意這…
-
【弘道讀經會】如果你認同讀經的快樂
玄門講經2017-06-18
文/陳景展 我們讀經一遍一遍地讀,每一句有每一句的功德,每一遍有每一遍的作用。第一遍和第十遍一定是不一樣的。用心和不用心,一定不一樣。誦的是一樣的經,最終結果如何,還要看個人的修為。 此時此刻,在人生的抉擇之中,你選擇了經文。讀著讀著,當你感受到經文的作用,你會選擇更進一步的貼近經文。每分每秒都好像有無數的路。當下社會,你可以聽音樂,可以看電影,可以散步,可以購物,也可以讀經;也可以喧囂,也可以甘守平淡。只取決于怎么去…
-
"上帝"是從哪兒來的
玄門講經2017-06-18
文/張興發 “上帝”在中國早已存在,其是中國固有神靈,中國的儒、道二教都曾闡釋“上帝”。 一、儒家的上帝信仰 儒教信奉的最高神就是上帝 “上帝”在殷商甲骨文卜辭和周朝金文中又稱“帝”“上帝”“天”。甲骨文中,“天”與“上”或“大”字通借。孔子曰:“周因于殷禮!倍褰汤^承了商周的禮制,信奉的最高神,就是上帝。 (甲骨文中“天”、“上”、“帝”的字形。皇天上帝,中國人最古老的至高信仰。) 皇天上帝的名稱來自《尚書召誥》:“皇天…
-
《道樞》(五十四):胎息篇
玄門講經2017-06-18
綿綿若存,以運元氣;壁觀九年,乃明事。 身毒之國,有至人曰寶冠,能胎息之方,故其形未嘗衰。菩提達磨聞.而往問焉曰:震旦諸國,其人不任寒暑,以損其真氣以致滅亡,吾將束游,愿得胎息之方以振之。寶冠安坐:吾語汝。夫人之始生,本乎胎息者也,神識與精合和而凝結焉。日月變化而成形,其形初成,則神依形而?9噬裎扌臥蠆蛔,袚電Y蠆槐洌扌臥蠆渙。故知神、形諗]芷疽玻黃擼沃,三者憾d,染忬除eτ謔酪。方其居诱樃胎!
-
【弘道讀經會】一切方便是修真
玄門講經2017-06-18
文/陳景展 《陰騭文》說,“行時時之方便,做種種之陰功”。道教的早晚功課經中也有一句話,“一切方便是修真”,尹真人也有一句話,“天上人間,方便第一”。祖師都在談“方便”,“方便”又是最難的。要舍自己,要給眾生下跪,就像剛才《本愿經》中所說的,種種的惡行,大眾是“踴躍為之”,而人心歸善,修正自己,懺悔己業,又好像逆著時代潮流一樣,反復地去勸,反復地去說,大眾就是不明這個理,也不愿意去為。 叩拜(資料圖 圖源網絡) 所以,諸…
-
大師論道丨積累德行的功用
玄門講經2017-06-18
文/任法融 世人對黃老之道有高度評價 “道”是五千年前黃帝提出的,沿至春秋時,老子降生著述《道德經》之后逐漸發展,而后普及于人類。先秦諸子百家“仁者仁”“智者智”,眾說紛?9市蚨愿骷矣釁淦浪擔煜卵芯康賴娜嗣牽既銜髯運У氖親罡呱械摹?《道德經》(資料圖 圖源網絡) 不過,他們研究的是道的局部,而不全面。猶如人之眼、耳、鼻、口,雖然各有所明,亦有所用,而不能相通,是一曲之士也。而太史公對“儒、墨、法、刑名、陰陽”等家…
-
《道樞》(五十三):心鏡篇
玄門講經2017-06-18
道樞卷之十四 至游子曾集 心鏡篇 四黃八石,非藥之真;五彩三花,拔類離倫。 玄和子曰:鉛真則丹成而圣且靈矣,是以古先至人惟論鉛汞,而未嘗及四黃八石也。夫鉛汞者用之于五行,成之于四象,乃陰陽元氣感通自然之道者也,猶人之受赤白之氣以結胎氣,足則聰明,不足則頓頑矣。是不可以不知龍虎焉;⒄,銀也。其含于鉛歟,是以為水也、金也。龍者,汞也,詫女也,木也,火也。金出于水,水生于木,木生于火,火生于土,道在其中矣。鉛含五彩,汞吐三…
-
【弘道讀經會】端正人心 大劫自消
玄門講經2017-06-18
文/陳景展 但是天尊就真的不管了嗎?天尊說“吾故命梓潼帝君開化九天,飛鸞救世,俾諸世人,洗心滌慮,咸臻善道。為子而能孝其親,為臣而能忠其君,為兄弟而克友克敬,為夫婦而克和克順。居上待下者必以情,臨政處事者必以公,不貪不,不奸不偽。習此不已,化成天下。見鬼神欽仰,天地寧謐。老者可以得壽,少者可以得養,國土可以清平,五谷可以豐熟,末世可以返古,豈惟末劫獨不消乎。吾若放光垂臂,雖可救之,然人心不正,其何能久,故不若人心既正…
-
黃帝問道廣成子:治身為本 治國為末理念
玄門講經2017-06-18
論及崆峒山美名遠揚、成為歷世道家心向往之的道教圣地的淵源,毋庸置疑地要歸功于集上古道學之大成的仙真廣成子。正是由于這位深諳“至道;”的仙真隱居在崆峒山石室中修習道術,引來了被后世奉為華夏始祖的黃帝前來問道,進而興起了修身養性、追求長生之風,也使得眾人紛紛仿效黃帝前來崆峒求道。 崆峒山(資料圖 圖源網絡) 黃帝問道于廣成子 史籍中最早記載“黃帝問道廣成子”的是《莊子在宥》: 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