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一(二)
玄門講經2017-05-25
今時之人不然也,動之死地,離於道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 以酒為漿,溺於飲也。以妄為常,寡於信也。醉以入房,過於色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樂色日欲,輕用曰耗,樂色不節則精竭,輕用不止則真散,是以圣人愛精重施,髓滿骨堅。《老子》曰:弱其志,強其骨。河上公曰:有欲者亡身。《曲禮》曰:欲不可縱。○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耗作好。 不知持滿,不時御神, 言輕用而縱欲也。《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言愛精保神,如…
-
斗姆元君——北斗七星之母
玄門講經2017-05-25
簡介 斗姆,也稱斗姥、斗母、斗母元君,是北斗七星之母。也常常被道教和佛教稱為摩利攴天(Maricideva)大圣。 《斗姥寶誥》是斗姥的重要經典文獻。其言:“志心皈命禮。西天竺國。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師。無上玄元天母主。金光爍處。日月潛輝。寶杵旋時。鬼神失色。顯靈蹤于塵世。衛圣駕于閻?V諫心訝舫潑4笫墾吧淳瓤唷4蟊笤浮4笫ゴ蟠取Jサ戮薰馓旌蟆D齏笫ァT裁韉覽煙熳稹!?斗姆與七星 傳說 傳說中斗姆原來是龍漢年間的周御…
-
春節參拜道院 這樣行禮才正確
玄門講經2017-05-25
《道教禮儀》北京白云觀 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道教徒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忠實繼承者和捍衛者。道教服飾(大襟袍、褂)、發飾(道髻)、禮儀(抱拳、拱手、作揖、叩拜)等無不顯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道俗有別,禮節各異。下面淺談一下道教徒如何行禮: 拱手禮:俗稱“抱拳禮”,道教徒對道友、俗人相逢所行的常人禮,以示恭敬。口頌“慈悲、慈悲,無量壽福或福生無量天尊”。 拱手禮 作揖禮 作揖禮:以右手握拳,左手蓋於右拳上,下起膝,上…
-
《四氣調神大論》 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
玄門講經2017-05-25
譯文 冬天的三個月,謂之閉藏,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當此時節,水寒成冰,大地開裂,人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妄事操勞,要使神志深藏于內,安靜自若,好像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東西,把它密藏起來一樣;要躲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而令陽氣不斷地損失,這是適應冬季的氣候而保養人體閉藏機能的方法。 違逆了冬令的閉藏之氣,就要損傷腎臟,使提供給春生之氣的條…
-
道學“十三經”簡介
玄門講經2017-05-25
遠在中國宋朝便有了“十三經”被中國知識分子奉為圭臬的13部經書的總集。在這里,“13”構成了一個傲視群書、居高臨下而自存自守的封閉系統。天下雖大,書籍雖多,再無能夠與子其間者,它也就這樣被國人接受下來了。時下“國學熱”方興未艾。出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我們纂輯了這部"道學十三經”。我們不敢希望他能與儒家的“十三經”比肩并駕的,然而庶幾可以接近“13”的境界。換言之,我們渴望將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最優秀的典籍遴選出來,…
-
《四氣調神大論》 秋主收斂 重在養肺
玄門講經2017-05-25
譯文 秋季的三個月,謂之容平,自然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地氣清肅,人應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馳,以保持肺氣的清肅功能,這就是適應秋令的特點而保養人體收斂之氣的方法。 若違逆了秋收之氣,就會傷及肺臟,使提供給冬藏之氣的條件不足,冬天就要發生飧泄??原文及注釋 秋三月,此謂容平, 萬物夏長,華實已成,容狀至…
-
藏外文獻集成《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
玄門講經2017-05-25
簡介 《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的編輯方針是不與已出版的宗教古籍重復,并為正在進行的國家級項目,如《中華大典宗教卷》、《中華大藏經》等提供前期的準備性工作。 《三洞拾遺》 因此,《藏外佛經》和《三洞拾遺》只收佛教、道教的藏外文獻,《民間寶卷》兼收文學寶卷,而《清真大典》和《東傳福音》則是首次系統、全面匯編伊斯蘭教、基督教(含天主教、新教及東正教)的歷史文獻。各編所收均采自國內大學或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其中多有瀕于失傳的珍…
-
《四氣調神大論》:夏季養生秘訣在于早起早睡
玄門講經2017-05-25
譯文 夏季的三個月,謂之蕃秀,是自然界萬物繁茂秀美的時令。此時,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實,長勢旺盛,人們應該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厭惡長日,情志應保持愉快,切勿發怒,要使精神之英華適應夏氣以成其秀美,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是適應夏季的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 如果違逆了夏長之氣,就會損傷心臟,使提供給秋收之氣的條件不足,到秋天容易發生瘧疾,冬天再次發生疾…
-
說說民間“準財神” 劉海戲金蟾
玄門講經2017-05-25
在中國民間信仰的眾多財神中,有一類只能算作是準財神,意為未得財神封號,但由于此神能為人們帶來一定的財運,承擔了一部分財神的職責,于是人們就將其作為財神看待。劉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準財神。 劉海戲蟾 劉海其人 劉海蟾,原名劉海,五代時人,籍燕山(今北京),曾為遼朝進士,后為丞相輔佐燕主劉宗光。此人素習“黃老之學”。 《歷代神仙通鑒》中有云:一日,有自稱正陽子(呂洞賓)的道士來見,劉海以禮相待,道士為其演習“清凈無為…
-
胡孚琛《道教與丹道》
玄門講經2017-05-25
胡孚琛著,2008年出版 內容提要: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泉和中國傳統哲學的要素之一,更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丹道作為道家新長征的中心內容,一向被視為神秘之功。本書對道教和丹道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其特征進行了詳盡的闡述,揭開了道家和丹道的神秘面紗。 作者簡介:胡孚琛,生于1945年,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外國留學生導師;兼任全國宗教學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