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調神大論》 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5-25 瀏覽次數:次
譯文
冬天的三個月,謂之閉藏,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當此時節,水寒成冰,大地開裂,人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妄事操勞,要使神志深藏于內,安靜自若,好像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東西,把它密藏起來一樣;要躲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而令陽氣不斷地損失,這是適應冬季的氣候而保養人體閉藏機能的方法。
違逆了冬令的閉藏之氣,就要損傷腎臟,使提供給春生之氣的條件不足,春天就會發生痿厥之疾。
原文及注文
冬三月,此謂閉藏,
草木凋,勢蟲去,地戶閉塞,陽氣伏藏。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陽氣下沉,水冰地坼,故宜周密,不欲煩勞。擾,謂煩也,勞也。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避於寒也。
使志若伏若匪#7,
今詳匪字當作匿。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皆謂不欲妄出於外,觸冒寒氣也。故下文云: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去寒就溫,言居深室也。《靈樞經》曰:冬日在骨,墊蟲周密,君子居室。無泄皮膚,謂勿汗也。汗則陽氣發泄,陽氣發泄則數為寒氣所迫奪之。亟,數也。亟,去吏切。
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立冬之節,初五日水始冰,次五日地始凍,后五日雉入大水為蜃。次小雪氣,初五日虹藏不見,次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后五日閉塞而成冬。次仲冬大雪之節,初五日冰益壯,地始坼,賜烏不.嗚,次五日虎始交,后五日蕓始生,荔挺出。次冬至氣,初五日蚯蚓結,次五日麋角解,后五日水泉動。次季冬小寒之節,初五日雁北鄉,次五日驚烏厲疾,后五日水澤腹堅。幾此六氣一十八候,皆冬氣正養藏之令,故養生者叉饉奉天時也。荔,音利。挺,大頂切。鄉,音向。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逆,謂反行夏令也。腎象水,王於冬,故行夏#8令則腎氣傷,春木王而水廢,故病發於春也。逆冬傷腎,故少氣以奉於春生之令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