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宮觀中易錯的繁體字
玄門講經2017-05-25
道書排版 雖然目前國家提倡“講普通話,寫規范字”,但是在作為已然繁衍數千年的傳統文化載體道教宮觀當中,依然在很多情況下使用著古老的繁體漢字,如書寫道場文書、重印道教經典、制作楹聯匾額以及書畫題辭等等。由于作為當代規范字的簡體漢字在社會上推行數十年了,大家普遍接受的是簡體字的教育,所以在使用繁體字的時候,反而出現“不規范”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原來是兩個不同的字,后來簡化為一個字,使用久了之后,再轉化為繁體字,大家就容…
-
陳摶老祖《心相篇》(附譯文)(二)
玄門講經2017-05-25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罵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譯文】不分輕重、喜怒無常的人一事無成,不分是非、喜歡拿別人開玩笑的人,好朋友也會與之斷交。 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譯文】救人于危難之中的人,有時也遭遇貧困,自有天賜福;為人分憂解難的人,雖然有時也有牢獄之災,自有神來保佑他。 餓死豈在紋描,拋衣撒飯;瘟亡不由運數,罵地咒天。 【譯文】被餓死的人僅僅因為面相上有“蛇紋入口”…
-
陳摶老祖《心相篇》(附譯文)(一)
玄門講經2017-05-25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就是傳說中的“陳摶老祖”,他留下一篇傳世之作,名《心相篇》,?跋嚶尚納敝猓嬗蟹鵂搖兌蜆返奈兜潰肽切┙鞔南嗝媸醪豢賞斬錚仍摹侗犯篤撓兄茍裱鍔浦Γ林腿搜拔丁=裨募右胛某氏鄭┐蠹乙還? 陳摶像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譯文】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審察一個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惡之性;行為是心性的外…
-
孫悟空原型是淮水水神巫支祈
玄門講經2017-05-25
孫悟空是家喻戶曉的形象,可它的原型無支祈(又稱無支祁、無支奇、巫支祁)卻鮮為人知。無支祈的神話故事,在吳承恩《西游記》問世前,就在我國流行十分廣泛,唐《國史衤甫》、宋《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明《駢雅釋》等書中都有記載,尤其是其中大禹降服無支祈的故事流傳更廣。正如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指出的:吳承恩的《西游記》將無支祈“神變奮空”,“于是禹伏無支祈的故事遂以湮昧。”(湮昧:埋沒。) 淮水水神巫支祈 傳說中的無支祈…
-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一(四)
玄門講經2017-05-25
古代男子 男子生理榮衰規律: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 老陰之數極於十,少陰之數次於八,男子為少陽之氣,故以少陰數合之。《易系辭》曰:天九地十。則其數也。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 男女有陰陽之質不同,天癸則精血之形亦異,陰靜海滿而去血,陽動應合而泄精,二者通和,故能有子。《易系辭》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此之謂也。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以其好用故爾。 四八,筋骨隆盛,…
-
請符箓過大年 道家符咒法無邊
玄門講經2017-05-25
符咒,是道教的一種道法。是一種神秘的具有特殊能力的文字、線條或者圖案組成的。符咒與道士的生活密切相關,亦常與篆連用,稱為符篆。符有很多種,有道士用的,也有常人用的。道士用的比如古代道士進山時都佩戴符篆。五岳真形圖亦是符篆的一種。另外還有高功行法時佩戴的符,如《玉皇朝科》里高功行法時肩上的符。還有高功法師使用的符,如開天符,卷簾符,寶符等。平常人用的種類就比較多了,如招財符,和合符,平安符,護身符,太歲符等。 平安符 …
-
媽祖的民間俗例大觀 半截紅褲保平安
玄門講經2017-05-25
千年來,在莆田民間保留不少有關媽祖的民俗,反映了媽祖信仰的具體特點。媽祖生前為人民,特別是為漁民作了許多好事,歿后被人立祠奉祀,視為神明。從此,隨著媽祖傳說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其信奉禮俗及媽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漸被民間吸收,演變成為民俗,形成許多俗例。 媽祖廟 誕辰禁捕 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前后數日內,湄洲海島漁民有不能下海捕魚或垂釣的習俗。據《天后顯圣錄》載:東海多神怪,漁舟常溺。天后說:“此必是鬼神為殃”,便命操舟鼓漿馳…
-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一(三)
玄門講經2017-05-25
古代女子梳妝圖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村,謂村干,可以立身者。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老陽之數極於九,少陽之數次於七,女子為少陰之氣,故以少陽數偶之,明陰陽氣和,乃能生成其形體,故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癸謂壬癸,北方水干名也。任豚、沖豚,皆奇經脈也。腎氣全盛,沖任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天真之氣降,與之從事,故云天癸也。然沖…
-
壽星“大腦門”緣于返老還童
玄門講經2017-05-25
壽星,又稱南極仙翁。壽星也是由一顆星辰轉化而來的,它在天文學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壽星。 壽星 壽星的傳說 中國古代的太平盛世的確短暫而稀少。幾十年一亂一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這顆時隱時現的老人星恰是這種動蕩局面的絕好象征。但僅僅是象征還遠遠不夠,古人觀天象,占星氣,都是有很強的實用功利目…
-
道觀過年儀范 接喜神吃大饃上墳拜斗
玄門講經2017-05-25
過年規范: 臘月二十七日下午算大帳,二十八客堂備席請團年。年三十日下午于山門外設香案,供本宮前羽后化各派霞靈牌位,巡照下過普板,高功、經師于大殿搭衣起韻去山外“召請”(攝召),監院拈香,攝召畢,經師引道,監院捧牌位去祖堂安位,是為“請羽化道眾回常住過年”。各殿主去廚房請供,書記寮請表。晚課,出壇祭孤,轉天尊。下殿后經師起韻打法器引監院到各處神位前“化普表”。止靜后吃過晚飯稍停一刻,執事排班請監院,經師大廚房“接灶”。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