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一(二)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5-25 瀏覽次數:次
今時之人不然也,動之死地,離於道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
以酒為漿,溺於飲也。以妄為常,寡於信也。醉以入房,過於色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樂色日欲,輕用曰耗,樂色不節則精竭,輕用不止則真散,是以圣人愛精重施,髓滿骨堅。《老子》曰:弱其志,強其骨。河上公曰:有欲者亡身。《曲禮》曰:欲不可縱。○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耗作好。
不知持滿,不時御神,
言輕用而縱欲也。《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言愛精保神,如持盈滿之器,不慎而動,則傾竭天真。《真誥》曰:常不能慎事,自致百疳,豈可怨咎於神明乎。此之謂也。○新校正云:按別本時作解。
務快其心,逆於生樂,
快於心欲之用,則逆養生之樂矣。《老子》曰:甚愛爻大費。此之類歟。夫甚愛而不能救,議道而以為未然者,伐生之大息也。
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亦耗散而致是也。夫道者不可斯須離,於道則壽不能終盡於天年矣。《老子》曰: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此之謂離道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邪乘虛入,是謂虛邪。竊害中和,謂之賊風。避之有時,謂八節之日,及太一入從之於中官,朝八風之日也。《靈樞經》曰:邪氣不得其虛,不能獨傷人。謂人虛乃邪勝之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云: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為之。《太素》、《千金》同。楊上善云:上古圣人使人行者,身先行之,為不言之教,不言之教勝有言之教,故下百姓仿行者眾,故日下皆為之。太一入從於中官朝八風義,具《天元玉冊》中。
恬檐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恬愴虛無,靜也。法道清靜,精氣內持,故其虛邪不能為害。
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內機息故少欲,外紛靜故心安,然情欲兩亡,是非一貫,起居皆適,故不倦也。
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
志不食故所欲皆順,心易足故所愿叉從,以不異求,故無難得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
美其食者,順精粗也。任其服者,隨美惡也。樂其俗者,去傾慕也。○新校正云:按別本美一作甘。
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樸。
至無求也,是所謂心足也。《老子》曰: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蓋非謂物足者為知足,心足者乃為知足矣,不恣於欲,是則樸同,故圣人云:我無欲,而民自樸。○新校正云:按別本日作日。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目不妄視,故嗜欲不能勞,心與玄同,故淫邪不能惑。《老子》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曰:圣人為腹,不為目。
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情計兩亡,不為謀府,冥心一觀,勝負俱捐,故心志保安,合同於道。《庚桑楚》曰:養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云:合於道數。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不涉於危,故德全也。《莊子》曰: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又曰:無為而性命不全者,未之有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