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有本 太極拳發展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
丹道修煉2017-05-02
陳有本(17801858),字道生,清代中期的武術家,河南溫縣趙堡鎮陳家溝人,陳氏第十四世孫,陳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氏小架太極拳的一代宗師,是太極拳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陳有本的父親陳公兆,武德高尚,持已端方。他一生習拳不輟,學術醇正,拳藝精湛,八十高齡猶能力斗瘋牛救人于危難。他的養生歌訣:三十年不停拳(堅持鍛煉),三十年不飽飯(不暴飲暴食),三十年獨自樂(精神愉快樂觀),三十年獨自眠(節欲),至今猶在拳鄉流傳。 陳有本與兄有…
-
道家養生術大觀:運動、飲食及精神保健
丹道修煉2017-05-02
養生方法與運動保健 道教思想博大精深,其在發展中也積累了大量的養生方法,而大量的養生方法現在已經成為很流行的保健方法。 帛畫導引圖 導引。導引也寫作道引。導引就是通過四肢、身體運動,引導身體中的邪氣,將其排出體外。導引作為養生健身術,戰國時期已經比較普及,道教將其作為長生方術,或作為強筋健骨、去病除勞養生術。《太清導引養生經》說,導引可以調營衛,消谷水,排除身體中的風邪,長進身體中的血氣或正氣,使人精神健旺,疾病痊愈,…
-
周天功:打通你的任督二脈
丹道修煉2017-05-02
氣行任督二脈 氣行任督到底為何? 在氣功熱席卷全國的時候,一種中國古代搬運術的道術“道教周天功”的氣行任督二脈,成為現代氣功與養生界,最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功法之一。 前段時間,這種現代版的功法,比較有代表性的《李少波真氣運行法》,也由于氣行任督的辯論,在養生界鬧的沸沸揚揚。 不管是不是有某種氣體沿著督脈后升前降也好,還是有沒有某種氣體沿著任脈前升后降也罷,這些都應該是源于傳統內丹理論的東西,因為這些周天功的大家們,都…
-
社科院胡孚琛教授談內丹“識神”
丹道修煉2017-05-02
內丹修煉 胡孚琛教授 我多年來對[道教]中的內丹學苦思冥想,反過來又給自己原來所了解的天體物理學、物質結構理論、心理生理學以很大沖擊,逐漸在腦子里形成一種新的物質、能量、信息的宇宙圖景,試圖用以解釋內丹學中的各種人體潛能現象。為了使人們對內丹學中煉神的功夫有清晰的、實質性的理解,我將用自己創造的一套心理學術語來描述它。 根據我對內丹學的研究,可以斷定人的意識可分為三個層次。人的正常意識活動在表層,我稱之為“常意識”,包括…
-
道家辟谷術與節食的區別
丹道修煉2017-05-02
辟谷養生 辟谷又稱“卻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等,即不吃五谷,食氣,吸收自然能量。道教認為,人食五谷雜糧,會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同時,人體中有三蟲,專靠得此谷氣而生存,使人產生邪欲而無法成仙。因此必須辟谷達到不死的目的。 其術起于先秦,大約與行氣術同時。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去谷食氣篇》,則是現存漢前辟谷服氣術最早的著作。 道教創立后,承襲此術,修習辟谷者,代不乏人。東…
-
瀕危失傳的楊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極拳
丹道修煉2017-05-02
太極拳在我國經過三百多年的流傳衍變,發展成許多流派,楊氏太極拳就是其中一支流派。楊氏太極拳按傳承關系大致分為:楊露禪拳架、楊班侯拳架、楊健侯拳架、楊少侯拳架、楊澄甫拳架、府內派拳架;拳架又分老架太極拳、傳統架太極拳、健身架太極拳;細分起來又有大架、中架、小架和中平大架的區別。其中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是楊澄甫晚年的定型架拳架,它是總結了楊氏祖孫三代的拳架特點最終定型。然而,楊家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出楊家太極拳早期風…
-
王培生先生談太極拳發展歷程
丹道修煉2017-05-02
太極分五派如下: 1、 唐許宣平,所傳者叫三十七式,傳宋遠橋。 2、 俞氏所傳,為先天拳,受自唐李道子,傳俞清慧。 3、 梁韓拱月,傳程靈洗。傳至程氏子孫,名叫程必改為小九天十四手。 4、 殷利亨所傳者,為后天法,傳胡鏡子,再傳授宋仲殊,共十七式(十六種肘法)。 5、 張三豐所傳者,為武當派(因張居武當山)又稱為內家拳,其拳法以八門五步,為此中之要訣故名曰十三式,即言十三法也。 三豐之術,于明末清初傳關中王宗岳,再傳溫州,名陳州同…
-
太極拳各流派源流與簡介
丹道修煉2017-05-02
陳氏太極 陳氏太極拳由著名拳師陳王廷創始于明末清初,所創老架路五套,陳氏世代傳習、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經過精心編排,動作速度和強度、身法勁道也有所不同。第 一路動作簡單,柔多剛少,以“、捋、擠、按、采、、”四正勁的運用為主,以“采、、肘、靠”的四隅手的運用為輔。柔中寓剛,行氣運動,以纏絲勁的鍛煉為主,發勁為輔。全身內外動分靜合,一動全動,體現柔纏中顯柔、緩、穩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動作復雜, 疾速緊湊,剛多柔少,用勁…
-
太極拳要領“頂頭懸”闡釋
丹道修煉2017-05-02
太極要領“頂頭懸” “頂頭懸”,語出《十三勢行功歌訣》中: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尾間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說: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謂“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內功經》說:上提玉樓,提玉樓者,耳后高骨; 形意拳有:熊有豎項之能;王薌齋先生云:大石壓頂之感乃項直頂豎之功; 普通拳師所教:收頜、虛領上頂。 “頂頭懸”是拳門各家共有之要點,屬于身法中的問題。 由…
-
以素養壽:道教與素食的關系
丹道修煉2017-05-02
以素養壽,潔凈身心 道經云:齋食(即素食)者,潔凈身心,滌除邪穢。圣人以此齋(素食)戒,以神明其德夫。王常月祖師亦云:心不持齋,神性若不能改,則本心不定;本心不定則元神不歸,元神不歸,真性必不能見矣。道教是一個重生、樂生的宗教,認為世間之物皆由天地精氣所化,如同人類一樣,它們一樣擁有平等的生存權利,正是因為人類的貪婪,破壞了它們的生存環境,殘殺了它們的軀體,從而造下了無邊的孽障,壞了慈悲之心,素食者則是對戒殺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