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三十六小洞天 湖南有六處
玄門講經2017-05-27
湖南六小洞天奇景 在中國的許多旅游勝地,常常見到洞天、福地之名,所謂“洞天福地”,是道教選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巒合抱中虛,兼采陰陽二氣的“洞室”通達上天,神仙主治,眾仙所居,凡夫道士居此修煉,即可登仙;“福地”即謂“得福之地”,多為地仙、真人主宰,居此即可受福度世成仙。 洞天福地觀念形成于東晉以前,早期道經《道跡經》、《真誥》均已提到“十大洞天”、“福地志”。南北朝道書《敷齋威儀經》將天下分為“二十四治、三十六…
-
從堪輿角度看北京四合院的風水底蘊
玄門講經2017-05-27
對建筑與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關系的認識在古代稱為“堪輿之學”,亦稱“風水”之學。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有著數千年文明的中國卻沒有專職的建筑師,從事建筑施工的人稱為匠人,而這些人的技術在過去只是雕蟲小技,為君子所不屑,但卻有一部分人負責選址相地,在民間人們稱之為風水先生。“所謂風者,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不沖冒四面之風與無所謂地風者也。所謂水者,取其地勢之高燥,無使水進夫親膚而已。”而堪輿,乃是應天地之道,合…
-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玄門講經2017-05-26
道教東方三圣圖 居中的為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爾時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寶座。放大光明。普集萬靈。與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圣人。萬萬仙眾。俱來詣座。聽宣妙法。於是梵王稱善。帝釋欣歌。仙樂自響。隨光而至。 是時太上老君。身離玉座。步躡蓮花。真人侍於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師開化。受福天堂。施功無極。恩不可量。臣觀三界之中。苦海之內。無量眾生。橫遭厄難…
-
骷髏的快樂 人知道多少
玄門講經2017-05-26
莊子到楚國去,途中見到一個骷髏,枯骨突露呈現出原形。莊子用馬鞭從側旁敲了敲。 于是問道:“先生是貪求生命、失卻真理,因而成了這樣呢?抑或你遇上了亡國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殺,因而成了這樣呢?抑或有了不好的行為,擔心給父母、妻兒子女留下恥辱,羞愧而死成了這樣呢?抑或你遭受寒冷與饑餓的災禍而成了這樣呢?抑或你享盡天年而死去成了這樣呢?” 莊子 莊子說罷,拿過骷髏,用作枕頭而睡去。 到了半夜,骷髏給莊子顯夢說:“你先前談話的…
-
迎三為何要放焰口?
玄門講經2017-05-26
“放焰口”是道教施食科儀的俗稱,即齋主設置水陸道場,請道士念咒施法,把水、食物等供品化為醍醐甘露,賑濟九世父母及各類餓鬼亡魂,使之得到超脫,往生天界,永離苦海。通過莊重肅穆的法事活動,讓神靈認知齋主敬天法祖、報答親恩的孝心功德,從而保佑生者福壽康寧,吉祥如意,讓死者脫離苦海,共涉仙鄉。唐人歐陽詢在《藝文類聚》中稱:“道經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人間,分別善惡,諸天圣眾,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傳錄,餓…
-
紫姑被害于廁所 化身“廁神”靈異大著
玄門講經2017-05-26
民間傳說中的“紫姑”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司廁之神,亦稱紫姑。但民間傳說及有關記載不一。 紫姑 《白澤圖》云:“廁之精名曰依倚。”①《雜五行書》云:“廁神名后帝。”②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同此說,卷五記陶侃如廁,遇廁神后帝指示其未來事。③唐牛僧孺《幽怪錄》云:“廁神名郭登。”④蓋六朝時,廁神尚無一致的說法。此后,由于民間信仰紫姑的流行,逐漸共稱紫姑為廁神。 紫姑如何變成“廁神” 紫姑之記載,亦首見于劉敬叔《異苑》卷五,曰:“世…
-
太上老君經典(五)太上化道度世仙經(下)
玄門講經2017-05-26
第五部:太上化道度世仙經 玄理品第三 無象日道,合理為玄。妙道無象,以天為本也。覓道測其天理,天理合作玄機,玄機悟用成功,功滿卻同於道也。春秋冬夏,四季相連,道之至理,如天運四時,乃法則之機本也。周天列宿,日月運行,周天者,一年之數也,列宿者,二十八宿。天有上清十二官,內列其宿曜纏度;地分十二地分,皆以星宿,上下照臨,如日分十二時,以時內分刻。以大道虛元,暗合天理,分度法則,皆居一也。日月之循環,陰陽時刻,豈有分別?…
-
黃元吉《道家秘傳真訣》(二) 收斂目光養精神
玄門講經2017-05-26
三、戒貪看外光 原文 收斂目光養精神 吾常言下手興功莫如人之眼目,蓋目者神之光也。學者每每好貪外光顯示于雙眸之前,以為金光煥發即修真之效驗。豈知天道貴收而不貴發,人道又何獨不然。古人云:“太陽流珠,常欲去人,逆而納之則金華內蘊矣?憊恫恢娑菜常=窆夥⒃皆諭猓塾謔猶遠⑻班臉瞻牽臻嬡障從び寫松磧糖也荒埽鏨磽庥猩硨?惟有垂簾塞兌,常將我一點靈光收入虛無窟里,不出不入,無慮無思,久之金光養足,自…
-
閔智亭大師的道教思想 遵道貴德貴生
玄門講經2017-05-26
道教是繼承道家學派思想發展形成的 閔智亭非常重視探討道教形成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他在《道教是繼承道家學派思想發展形成的》一文中指出,早在戰國時代,齊國稷下黃老學派,已把黃帝、老子結合成一個體系。西漢初,“道家”和“神仙”還有區分,當時在用《老子》之學作南面術施政的“黃老道”中,老子是人不是神。東漢時,老子成為神,“黃老道”也成為神仙方術。東漢時形成的原始道教組織“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而《太平經》中反對…
-
男有壽星老 女有麻姑仙
玄門講經2017-05-26
麻姑元君亦稱麻姑,是古代一位女仙。同時又是一位婦孺皆知的神話人物。傳說中勤勞美麗的麻姑原是南城人,后得道升天,成為仙女,是中國神話中有名的女壽仙。 麻姑 麻姑傳說 葛洪《神仙傳》稱其為仙人王方平之妹,建昌人,于牟州東南姑馀山修道,為上真元君之亞。東漢桓帝時(147-168年在位),王方平仙人降于蔡經家,召麻姑。隨鼓簫之聲,眾官簇擁而至,衣著錦繡,光彩奪目,手似鳥爪,頂中作髻,余發垂至腰際,自稱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王方平設宴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