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玄門講經2017-05-27
原文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五十八章 塞翁失馬 要義 災禍之中隱含著幸福,幸福之中潛藏著災禍,這句話是對對立統一規律的絕妙說明,特別凸顯了矛盾雙方的統一和轉化。禍福是糾纏在一起的渾然統一體,或禍是矛盾主要方面,決定了事物處于顯然的災難之中,福則為次要的從屬的,處于潛態;禍福雙方是處于不停的斗爭中,當福戰勝禍,轉為矛盾主要方面時,決定了事物進入幸福狀態,一片陽光,鮮花,笑語,掌聲,禍則轉入潛在狀態。事物的發展都是向…
-
修道之人如何做到清靜自守
玄門講經2017-05-27
資料圖來源網絡 所謂清凈自守,就是修道之人能夠保持心室貞白,神思不外馳,如此則神氣內守,坎離交媾,而丹道成矣,神仙得矣,此所謂不求之求也。 《道德經》云:“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又說“圣人為腹不為目”,王弼的注釋是:“心懷智而腹藏食,虛有智而實無知也”,“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為目也。”這些都是告誡修道之人,應當清凈自守,不為外物惑亂心神,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
-
《黃帝內經·陰陽別論》(二)疾病陰陽知生死
玄門講經2017-05-27
資糧圖 來源網絡 譯文 陰陽失去平衡,以致陰氣爭勝于內,陽氣擾亂于外,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浮陽熏肺,發生喘鳴。 陰之所以不能生化,由于陰陽的平衡,是謂正常。如果以剛與剛,則陽氣破散,陰氣亦必隨之消亡;倘若陰氣獨盛,則寒濕偏勝,亦為剛柔不和,經脈氣血亦致敗絕。 屬于死陰的病,不過三日就要死;屬于生陽的病,不過四天就會痊愈。所謂生陽、死陰:例如肝病傳心,為木生火,得其生氣,叫做生陽;心病傳肺,為火克金,金被火消亡,…
-
世俗稱和尚為禿驢 稱道士“牛鼻子”是為什么
玄門講經2017-05-27
資料圖來源網絡 世間小說,呼道士則為牛鼻子,和尚則為禿驢。佛教之禿驢,是笑話和尚們的沒有頭發。但是呼道士為牛鼻子,很多人都說不出個一二三了。有的說是因為道士的脾氣比較牛,死犟,所以叫牛鼻子。果然是這樣的么? 貧道夜讀《海瓊白真人語錄武夷升座》,其中有一段云:“所以昔毗陵薛真人向禪宗了大事,然后被杏林真人穿卻鼻孔,所謂千虛不博一實。”這里提到薛道光祖師被杏林真人“穿卻鼻孔”,這個應該是后世牛鼻子老道之濫觴也。 何為“穿卻…
-
《黃帝內經·陰陽別論》(一)論脈之陰陽
玄門講經2017-05-27
診脈 資料圖來源網絡 關于篇名 陰陽,本篇系指脈象而言。別,另外、特殊的意思。由于本篇所論脈之陰陽,側重于其在三陰三陽經病證診斷方面的意義,與他篇所說的陰陽含義有所不同,故名《陰陽別論》。正如明吳昆《素問吳注》云:“此篇言陰陽與常論不同,自是一家議論,故曰別論。” 譯文 黃帝問道:人有四經十二從,這是什么意思? 歧伯回答說:四經,是指與四時相應的正常脈象,十二從,是指與十二個月相應的十二經脈。 脈有陰有陽,能了解什么是陽脈…
-
道教掛單規范 衣冠問答皆有講究
玄門講經2017-05-27
衣冠 凡回常住掛單參學的道人,首先要具有:發、衣、巾、冠、襪、履。 發必滿發蟠髻,衣必內外圓領,大衣又分“大褂”,“道袍”兩種。大衣制度統用蘭色布,蘭以象天色與東方生氣,兩袖下垂與身長相等,袖口寬一尺四寸以上,無內擺者稱大褂。袖口一尺八寸以上至二尺四寸,安內擺者稱道袍,即所謂“三齊帶擺道抱”,這種道袍為標準款式。巾必混元巾,一字巾亦可,以其能露發頂冠。冠,一般戴偃月黃冠,多用黃楊木制,受過戒的可戴俯斗式上刻“五岳真形…
-
《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簡介及譯文注文
玄門講經2017-05-27
《素問懸解》清黃元御 關于篇名 陰陽,指陰經和陽經。離,分也;合,并也。本篇討論陰陽離合之數的問題,故篇名《陰陽離合》。正如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云:“陰陽者,陰經陽經也。其義論離合之數,故名篇。” 對陰陽離合之數,注家有二說: 認為即一陰和一陽而言。陰經和陽經,離之則為二,合之則為一。如張介賓《類經經絡類二十九》注:“分而言之為離,陰陽各有其經也;并而言之為合,表里同歸一氣也。”吳昆《素問吳注》亦同此說,注云:“此言…
-
真武大帝三月初三生 司命掌水鎮守北方
玄門講經2017-05-27
《搜神記》卷二,謂玄天上帝“三月初三日生”。明初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亦謂:三月初三日,北方鎮天真武誕生。元末明初之《玄天上帝啟圣錄》及明中葉《諸神圣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所載相同。古街老巷游蕩著神仙附體的雷人。 真武大帝與玄武 真武大帝簡介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稱“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現在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圣帝君”…
-
習誦道教經典有什么禁忌
玄門講經2017-05-27
圖片來源:“道學苑”微信公共賬號waytao666 見經典如見圣真。凡翻閱經典之前,先沐手叩齒,平神靜氣,恭敬不二第一。 凡玄門經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氣凝結而成,來之不易,故要用黃布、紅布層層包裹。所陳之處,必有鋪墊。開卷之前,雙手捧經,平舉齊眉,后揭開包裹,左手開經。翻閱頁碼,不得用手,一般須制作經簽:將竹片削成約半公分寬、十公分長,尾端可以雕花,墜以簡單飾物。若無經簽,可以用線香或殿堂中的其他潔凈物代替。凡經典上的文字,不得…
-
持誦道教早晚課 業障之疾不藥自愈
玄門講經2017-05-27
早晚課 資料圖來源網絡 誦持道教早晚課的妙用 在早晚功課經序文已經對早晚功課的妙用做了系統的闡述,說早晚課乃入道之門墻,成仙之梯蹬。早晚課內容豐富,是道法精華的匯集本。每部經,誥,咒,圣號都各有妙用,都可以使諸天諸地轉靈機,下面對個別經咒妙用做一簡單介紹,以期拋磚引玉之效。 一、受三皈依戒。 王常月祖師注的《初真戒律》中說“三皈依者天地之樞紐,神仙之根基,發行之初門,見心之元兆”,又說“成仙成佛成圣成賢,莫不從此三皈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