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閔一得三教同修 人人皆可自然而行
道教神仙2016-06-16
清初,經王常月闡揚后,全真教龍門派在康、雍、乾時期出現中興盛世,遍及大江南北。其中,龍門派第十一代閔一得,憑借教理及著作的顯赫成就,最為著名。 閔一得(1758-1836)修道經歷豐富,歷吳楚燕趙,足跡半天下。“三教同修”,“以儒釋之精華詮道家之元妙”。輯撰《古書隱樓藏書》,以內丹為主,收道書三十余種。他被尊為啟龍門方便法門之祖,在江浙一帶影響頗大。 《古書隱樓藏書》(來源于網絡) 閔一得的生平與師承 閔一得,名苕敷,字輔之,一…
-
首繪非洲大陸圖的中國地理學家——朱思本
道教神仙2016-06-16
我國元朝地理學家朱思本早在14世紀就在地圖上把非洲大陸標繪成一個向南伸展的三角形,而歐洲人到15世紀初對非洲大陸的走向仍模糊不清。已故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稱贊朱思本的非洲圖是一項“杰出成就”。 朱思本,江西臨川人,元代著名地理學家,玉隆萬壽宮道士、住持(今南昌西山萬壽宮)、詩人。 朱思本(圖片來源于網絡) 自幼愛地理 潛心習儒道 朱思本祖父以科舉仕宋,官至準陰宰,宋亡后隱居南昌西山。朱思本父親也是讀書人,秉承…
-
道家境界:心靜則清,心清則明
道教神仙2016-06-16
“無為自化,清靜自在”,是道家自我心儀的境界。深知“無為”固然難為,“清靜”其實也難真靜。平生性子急,對清靜倍感仰祟,常常為一時的躁動而懊惱不已,備感‘靜’之難能和可貴。 說起清靜,不由讓人想到柳宗元的名作:千山鳥飛盡,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一幅萬籟俱寂,空曠虛靈,清幽恬靜的詩情絕景,令人感受到,至清至靜的天地人合一的完美和諧。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 “無念則靜…
-
麻姑獻壽回衡岳 人間瑤池美輪美奐
道教神仙2016-06-16
麻姑獻壽(資料圖) 麻姑仙境位于天柱峰下,相傳為南岳魏夫人侍女麻姑給魏夫人祝壽的地方,它采?暗閌刪啊⒁煬啊⑿蘼煩鼉啊⒅彩魈砭啊鋇仍煬笆址ǎ孤楣孟刪吵晌逼涫檔娜思湎刪場V饕暗閿新楣米J佟㈢橥ぁ⒌撂沂⑽曰⑹⒘櫓ヅ縟取?麻姑是一位美麗的仙女,姓麻,相傳她是南岳魏夫人的侍女。葛洪的《神仙傳》中說她是建昌人,修道于牟州東南的姑余山。東漢桓帝時(147167),應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經家。年十八九,美麗無比,變化無窮…
-
玄教大宗師張留孫 東岳廟開山始祖
道教神仙2016-06-16
張留孫(1248~1321)又名張宗師,是北京東岳廟的開山始祖,名留孫,字漢師,生于1248年,羽化于1321年。張留孫是信州貴溪(即今江西鷹潭市境內)人,自幼從伯父學道江西龍虎山上清宮,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是張宗演弟子。元朝道教領袖。 龍虎山上清宮(圖片來源于網絡) 受忽必烈賞識 備受寵遇 至元十三年(1276),南宋亡,張宗演應元世祖忽必烈召去大都,張留孫從行。次年,宗演還龍虎山,張留孫留大都,忽必烈授以江南諸路道教都提點之職。后來,…
-
呂洞賓與紹興香糕
道教神仙2016-06-16
呂純陽畫像 紹興香糕是浙江名點,它的歷史十分悠久。 傳說在很久以前,杭州西湖邊的城隍山下住著一個姓孟的紹興人。由于他年紀輕,大家便叫他小紹興。小紹興每天半夜就起床,磨米粉,蒸松糕,天亮后再挑起糕擔沿銜叫賣,以此來養活自己和瞎眼的母親。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由于杭州有春節登山的習慣,以討“步步登高”的吉利,城隍山上山下,游人如織。小紹興的松糕賣得很快,不大一會兒功夫,就賣得僅剩了一小塊破碎的松糕了。小紹興想起母親還未吃飯,…
-
張天師作法為母驅蚊
道教神仙2016-06-16
張天師寶扇能驅蚊 蚊子,乃骯臟水中而生,雄者吸植物的汁液,雌者吸人畜的血液,是傳播疾病的害蟲,人人惡之。據傳,正一道祖庭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所在地,在宋代以前原是倪氏山寨,當時草木叢生,淤泥遍地,蚊子十分猖獗。宋代以后,尤其元明時期,世襲天師地位顯赫起來,帝王撥金賜銀興建天師府,并賜聯“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倪氏山寨于是變成了皇帝賜封的“相國仙府”。府中環境改觀,衛生清潔,香火旺盛,加上樟木林蔭,自然抑制著蚊子的生長…
-
高手朱老道 愛國可親揚中華武術
道教神仙2016-06-16
朱智涵字永才,山東泰安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光緒十一年家鄉大旱,全家11口,僅朱一人幸存,孤苦無依,到處流浪乞食。后在山東滕縣千山頭玄武觀門前饑餓昏倒,被道士朱教玉收養為徒。入道后奉師至篤,得師傳拳術武功。幼年入道門后得道號“智涵”,世人敬稱他為“智涵子”。居中江六十余年間,鄉里以其和藹可親,昵稱他“朱老道”。 資料圖 參加義和團 愛國衛士 當時,山東“義和團”運動如火如荼,師徒激于愛國熱情,參加“義和團”的“坎字團…
-
道總護賀龍 武當高手真功夫
道教神仙2016-06-16
徐本善(1860-1932),號偉樵,道號乾乙真人,杞縣人。少時曾隨父朝拜武當山,謁遇真宮,武當山氣象萬千的景色,金碧輝煌的建筑,精湛絕世的拳術使他為之傾倒,遂起棄世出家之念。20歲由家經南陽,入武當,拜龍門派王復邈、劉復寶為師,研經習武。 勤學苦練武當拳術 徐本善性情忠厚,聰敏過人。隨師誦經,過耳不忘。數年后被明了真人納入靈門弟子,授以武當內功、拳術。在老師的嚴格指教下,他勤學苦練:夜行曲徑定時往返,暮夜置身深谷野嶺,礪志練…
-
呂洞賓點化 韓湘子成仙的故事
道教神仙2016-06-16
傳說漢朝時,甌海區潘橋鎮新橋頭有一座韓宅莊園,住著一位姓韓的員外。家有良田百畝,房屋百間,傭人和長工幾十個。韓員外到了四十歲,夫人生了個又胖又白的細兒。兩夫妻十分快活,給兒子取名叫韓湘。小時候大家都叫他湘子。韓湘子六七歲時,員外聘請了老師,教他讀書。他絕頂聰明,又勤奮好學,到十五六歲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哪曉得韓湘子到了十八九歲時,無心功名,學業一日日荒疏,喜歡跟一班朋友東游游西蕩蕩。他喜歡吹笛子,那美妙的笛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