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華篇:白居易詩歌的道教情懷
武當傳說2017-04-30
在唐代,道教得到了李唐王朝的特別尊崇,迎來了其發展的全盛期。唐代統治者為順應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門閥世族的傳統,追崇老子為自己的祖先,以提高自身的身份。在統治者的大力倡導下,道教甚至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即所謂“道舉”。道教自然成為整個社會的時尚,成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又是一個思想開放、兼容并包的時代,在思想領域,儒、釋、道三教調和,文人大都周流三教,取其所需。雖然整個唐代的宗教信仰仍以佛教略占優勢,但道…
-
但愿有情成眷屬 何妨世間無《洛神》
武當傳說2017-04-30
洛神傳說為伏羲的女兒,美麗而多愁善感,名叫宓妃,是古代著名的美女。 中國道教的信仰核心就是得道成仙,道教文化孕育出“神仙情結”,并構筑了一個完整的神仙譜系,即天神、地祗、人鬼和仙真的總匯。道教的這些神仙思想和極具濃厚浪漫色彩的傳說故事,是歷代畫家取之不盡 , 用之不竭用以抒懷暢神的繪畫題材 。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資料圖 圖源網絡) 東晉顧愷之流傳千古的杰作《洛神賦圖》,就是根據三國時期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為腳本,描…
-
道祖送你九句話 真誠待人珍惜所有
武當傳說2017-04-30
1、失去的東西,有必要去追討嗎? 失去的有必要追討嗎(資料圖 圖源網絡) 道祖曰: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曾真正地屬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討。 2、生活太累,如何輕松? 道祖曰: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欲望與攀比。 3、昨天與今天,我們該如何把握? 道祖曰:不要讓太多昨天占據你的今天。 4、如何對自己,對他人? 道祖曰: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5、您如何詮釋禮貌? 如何詮釋禮…
-
道家思想帶你讀懂宋瓷
武當傳說2017-04-30
瓷器發展到宋代已臻完美,它寧靜典雅、含蓄自然、清新質樸,如春水明月,綠云薄冰,引起了人們對美的無限遐想。我們既驚嘆于宋瓷的完美,也要思考那隱藏于表象之下的精神世界,這是讀懂宋瓷精神的鑰匙。宋人鄭樵在《通志》提出了“制器尚象”說,他認為人們制器既是為了實用也是為了“有所取象”,即有所寄寓。《易》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而宋瓷則完美地體現了道器合一的中國藝術最高境界,器亦道,道亦是器。 器型中體現的道家思…
-
乾隆89歲高齡的秘密 你可知道?
武當傳說2017-04-30
中國三千年的歷史中,歷代皇帝有確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這209人平均壽命僅為39.2歲。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可達57歲,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還要低近18歲。 皇帝平均壽命較低(資料圖 圖源網絡) 帝王們絕大多數在宮廷內的生活是養尊處優,肉食淫佚,這是促使他們中很多人短壽、早死、夭亡的重要原因。而在這些帝王中,也有少數長壽者,在長壽的皇帝中名列前茅的是乾隆皇帝(89歲)和梁武帝蕭衍(86歲)。 一 為什么君王多短命? 皇帝壽…
-
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祖訓嗎?
武當傳說2017-04-30
所謂“祖訓”,即歷代祖先對子孫的教誨。不過載于家譜中的“祖訓”,則多系族長代祖先立言,是他們藉祖先的名義,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全體族眾。“祖訓”的作用在于從意識形態方面維系家族的統一和團結,除此,祖訓閃耀著的一族文化光輝非常值得后人學習和借鑒。 劉氏 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 劉氏祖訓詩 此詩為廣傳公(劉氏147世祖劉廣…
-
蟲魚皆可為茶 你知道中國四大奇茶嗎?
武當傳說2017-04-30
一 醇厚甘美是蟲茶 蟲茶是化香夜蛾的幼蟲之屎,經干制而成,產于兩廣及川、湘等地,其中以湖南城步所產品質最佳,可供出口。采來茶葉或化香樹葉放在簍中,澆上淘米水,發酵后散出的香氣,可誘來化香夜蛾。蛾交尾產卵,兩周后孵出幼蟲,其屎曬干即為蟲茶。蟲茶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和活性物質,可降暑消食,提神解渴,對痔瘡及牙齦出血也有一定療效。 蟲茶(資料圖 圖源網絡) 此茶是黑色顆粒,宛似菜籽。取一點投入已沖有開水的玻璃杯中,初時有些顆粒浮于…
-
筷子為什么七寸六分長?
武當傳說2017-04-30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資料圖 圖源網絡) 為何稱一雙筷子? 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 關鍵是,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里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為什么明明是兩根筷…
-
別拿畫符不當書法
武當傳說2017-04-29
一、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 符,又稱“神符”、“符字”、“墨符”、“丹書”等,是一種用朱或墨畫于黃色紙、帛上或木板上的特殊符號,形似書,難以辨認,給人神秘莫測之感。《玄門大義》解釋說:“(神符)即龍章鳳之文,靈跡符書之字是也。”道教認為,這種符號文字,是仿天上“三元五德八會”之,自然結成“天書云”而產生的。相傳道教符最早來自黃帝“云書”。黃帝善作云書,故以云為紀。“云書”是以流云為主要模擬對…
-
圍棋是一種修道活動
武當傳說2017-04-29
“閑看數招爛樵柯,澗草山花一剎那。五百年來棋一局,仙家歲月也無多。(明徐渭)”南朝《述異記》有載,晉樵夫王質,入石室山,觀二童子下棋,不覺斧爛柯矣。這個爛柯的故事,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棋事,古人有很多關于爛柯的詩句,傳頌著其中的圍棋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其中包涵著中國文化內涵與圍棋文化內涵相通的地方。 圍棋文化與道文化內涵相通(資料圖 圖源網絡) 圍棋的文化內涵 圍棋在東晉被稱為“坐隱”、“手談”,道出了圍棋所蘊涵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