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武當丨全真隱修巖洞 正一主持皇家道場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文/知樂齋主
明代武當成為真武信仰的第一道場,元末明初全真道士張三豐修練武當、奉祀真武,故此真武信仰也與全真教結下不解之緣。明初正一貴盛而全真消沉,唯因全真道士張三豐的影響而武當全真顯揚,全真教借真武信仰的深遠影響而玄風大振。真武信仰風潮的影響所及,武當全真道派也隨之傳播各地,永樂中,道士徐秘元職任休寧縣道會時,“嘗往武當、武夷訪修煉性命之學”,斯時武當山和武夷山皆有全真隱修道士的活動,傳說張三豐曾云游齊云山,徐秘元參訪全真性命之學,亦可表明齊云山道士與全真教的密切關系。
齊云山道派源流
因地緣關系,齊云山道士與龍虎山正一真人府關系極為密切(資料圖 圖源網絡)
關于明代齊云山的道派,歷來以正一為主,因特殊的地緣關系,齊云山道士與龍虎山正一真人府關系極為密切。齊云山正一道派取名采用“三山滴血派”的派字譜共40字:“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至誠選秘典,忠正演金科,沖漢通元韞,高宏鼎大羅,武當愈興振,福海涌洪波。”據傳“三山滴血派”為南宋三十六代天師張繼先傳西河薩守堅的字派,與《諸真宗派總薄》所錄“薩真君西河派”和“天師張真人正乙派”字派基本相同,是明代以來龍虎、武當和鶴鳴三山符箓派道士授箓傳度時采用的統一字輩。此字輩中有“太和”、“武當”、“全真”等字,似乎表明了此派與武當道派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據清顧沅所編的《玄妙觀志》卷十二引《梓里尊聞》曰:“羽流世系,北宗三山滴血派,曰武當、曰鶴鳴、曰龍虎,玄妙觀字輩三山同。”可知“三山滴血派”在武當山頗有傳承,而元代武當道士張守清開創的“武當清微派”,所取法名也采用這個字派的前五字,可以推測,齊云山道派一度與武當清微派當有著密切的關系。(騰訊道學獨家稿件)
明代道派大融合
正一道士執掌齊云山的重要宮觀和重大祭祀活動,少數全真道士選擇隱修巖洞,習性命之學,有丹臺爐鼎之設。據明《齊云山志》曰:“我明諸名公,皆紫陽之徒也。接踵而至者,茲岳之靈,信有征哉?”據此可知明代齊云山道士多屬全真南宗,在真武信仰的南北兩大道場,全真派都占據了主導的地位,但武當和齊云的全真道派,都是融合了正一諸法的新教派。在明代重正一而抑全真的現實環境下,諸多融合正一和全真的新道派紛紛創立并發展鼎盛,如劉淵然開創的“長春派”、孫碧云開創的“榔梅派”等,此種新道派或存全真之名而行正一之法,或以正一之徒而修全真之學,都表現了明代道派融合的歷史事實。
正一道士欽命主持皇家齋醮等事(資料圖 圖源網絡)
齊云全真一脈似源于“三豐派”
嘉靖中,有云游全真道士張邋遢修煉齊云,邑人黃國瑞(字吉甫,號無心道人)師事之,萬歷間創建桃源洞天。據明施來鳳《桃源洞天記》曰:“先是張邋遢道人來游,貌古神闇,人莫之識,黃上舍國瑞一見而師事之。”張邋遢蓋為隱修的神仙家,與武當三豐道人相類,事跡神秘無考,甚至姓名籍貫皆不知,惟《康熙徽州府志》記載較詳:
邋遢仙者,不知何許人,嘉靖間寄跡休寧西郭鎮橋庵,露宿門外,日游城市,溽暑衣破衲,曝日中,冬則跣足踐霜雪,塵垢遍體,不事浣濯,觸近之無纖穢氣。問其姓名,笑而不答,咸稱為邋遢仙云。五城黃上舍國瑞號無心道人,筑室齊云半山中,顏曰洞天福地居之,日唯一食或數日不食,扄關寂坐,游屐登齊云者,輒往瞻禮。仙罕與人接,按臺田生金,叩以休咎,搖手不答,叩急則瞪目曰:做汝自家的事。再問之,曰忠孝是也。兩臺登山祝厘多題贈之,生平絕不作書,一日忽書偈示徒,跏趺而逝。(騰訊道學獨家稿件)
全真道士常隱修巖洞,世多無聞焉(資料圖 圖源網絡)
據明紫云主人《桃源洞天記》:“白岳靈區,洞天居勝,雖邋遢老人點化之機,實無心黃公欽誠之建。……獨是全真一脈,斯播南土,元風猶昔。……仙師癸亥上升,付囑無心密語,黃公受牒仙游,景岳承符羽化。今傳之法孫王真和主持事故,知龍砂舊話。……時商之眾侶則有法弟王真虛、道友汪靜悟。”張邋遢傳黃無心、黃無心傳孫景岳、汪應生等,全真一脈相承,至萬歷中,此派傳至法孫王真和、王真虛等人。隨著國家道教政策的放松,至明中后期,壓抑已久的全真派漸漸復蘇,而齊云張邋遢所傳這一全真道脈,與明初武當張邋遢皆屬隱修的丹鼎派神仙家,據明宗室朱瀅《上邋遢仙疏》有“邋遢棲山,繼三豐之令跡”,認為齊云邋遢仙乃是繼承張三豐道脈而來的,其取名為“張邋遢”應非偶然的巧合。“張邋遢”是明中后期齊云全真道的開山祖師,與明初武當全真高道張三豐相提并論,以凸顯齊云山全真道派的正宗地位,再聯系齊云與武當的深遠淵源,則齊云全真一脈很可能就是源于武當的“三豐派”。
明嘉靖中,世宗崇奉道教,熱衷方術,龍虎山正一真人張彥頨以術進,頗受重用。齊云山位于江南之地,地近龍虎山,屬正一真人所轄的范圍,正一真人參與建醮齊云乃至敕建宮觀等,也漸漸將正一道派傳入齊云山,前述齊云山道士所用“三山滴血派”的字派,即是龍虎山天師府所傳。徐秘元與汪曦和曾入京叩“致一真人”邵元節,深探玄旨,嘉靖以來,汪曦和欽主醮事,授贊教、提點等職,則汪曦和歸入正一門下無疑。自嘉靖以來,龍虎山正一真人府于齊云山設贊教、知事等道官管理本山教務,齊云山道士自此分化為全真、正一兩派。正一道士欽命主持皇家齋醮等事,聲名顯赫而地位尊崇,而全真道士常隱修巖洞,世多無聞焉。(騰訊道學獨家稿件,編輯:孟淅)
(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知樂齋主,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