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的福地文化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清遠長湖風景
洞天福地,作為道教構想的人間勝境,既是道教徒得道成仙的居所,也是道教所宣揚的仙境在人間的生動體現。撥開神秘的宗教面紗,客觀審視洞天福地之所在,會發現這些名山大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它們不僅僅風景深邃幽美,而且往往以人文景觀、歷史文物和神話傳說而著稱,是人們向往的理想居所。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地,也引申為幸福安樂之地,此地有真人主宰,修道者居此可受福祉,修成地仙,而居住于此的人民也得享福祉。道教有七十二福地之說,分布在全國各地,千百年來,各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福地文化。
清遠的自然人文條件
清遠地處廣東省西北部,北江中上游,屬東亞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如春,山清水秀,風景優美。這里不僅保留了舊石器晚期人類穴居遺址,還流傳著堯舜二帝的美好傳說,具備了一切成為道教福地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在關于道教洞天福地的最重要的文獻資料——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中,記載有兩處福地位于清遠,即:第十九福地清遠山和第四十九福地抱福山。清遠山位于清遠市區東11公里處,這里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據傳,黃帝二庶子大禺、鐘陽在此隱居讀書,今仍存“帝子讀書巖”勝跡;東晉道仙葛洪煉丹于此;此外,還有“仙猿歸隊”的美麗傳說。隨著時間的變遷,第十九福地仙蹤已渺,人們對這處道教福地更多的了解來自于山上的飛來禪寺。登山尋古,可見一塊古樸的石牌坊,正面鐫刻“飛來禪寺”,而背面則刻有“第十九福地”的字樣,下有一聯曰“福地尊崇名標南粵,洞天景仰法紹南宗”。一座牌坊,融合了兩大宗教;一處福地,彰顯了宗教和諧在我國的源遠流長。抱福山,位于清遠連州市,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中稱為“抱犢山”,或是“福”與“犢”讀音相近之故。抱福山是七十二福地中唯一以“福”字命名的一塊福地。山上有福山寺,又名清虛觀、廖仙觀,南北朝時期著名道士、嶺南人廖沖隱居于此,修道煉丹,白日飛升。到了宋朝,神宗皇帝加賜廖沖為“靈禧真君”,在抱福山建殿十二座。此后,不斷有道士入山修道,亦有僧人在山上建寺,于是抱福山也成了道佛兩教圓融的勝地。
廣東清遠第一峰旅游風景區
道法自然的和諧新清遠
以宗教和諧為特征的福地文化為清遠注入了和諧的因子,也將和諧的理念滲入清遠人的性格中。建設“和諧新清遠”,已經成為當前清遠市從城市硬件規劃到軟件提升等諸方面所遵循的方針。清遠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首先提出了建設福地文化這樣一個歷史命題,深入挖掘福地文化的內涵和時代意義,在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甚囂塵上的今天,走出了一條包含傳統智慧、深諳道教理念的發展路線,力圖把福地清遠建設成生態和諧,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之地,綠色經濟強市、嶺南宜居名城、華南休閑之都、珠三角的后花園……
道教看重今生,尋求長生久視,以成仙為目的的修道過程在處所選擇上獨具慧眼。洞天福地,不僅僅是風景優美、生態平衡的修道場所,也代表了道教提倡的“道法自然”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工業化的逐步深入,生態環境問題日漸突出。青山綠水共為鄰的田園美趣在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今天正變成了一份美好的回憶和難以企及的奢望,人們不得不承受著生活水平提高與生活質量降低的困惑。西方式的工業發展路線帶來的困惑,或許只有東方的古老智慧能給出解決之道。老子說:“天之道,利而不害。”(《道德經》第81章)宇宙自然的大道,利益萬物而不損害萬物。深厚的福地文化底蘊為清遠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道家道教智慧。在珠三角蓬勃發展20多年里裹足不前的清遠,錯過了經濟發展的頭班車,也不經意地避開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老路,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共清遠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家記在《求是》雜志撰文《欠發達地區的跨越式發展》,著重提出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發展工業的同時突出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全力實施“青山、碧水、藍天、綠地”工程。
活力清遠
創造理想的人居環境
在生態和諧的基礎上,創造舒適的理想人居環境,當是福地文化中的應有之義,也是清遠市福地文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清遠這一塊福地,自杜光庭以來,已經獲得了道教界乃至唐五代以來中國歷史的認可,曾吸引了眾多修道之士和文人墨客,或游賞,或修道,流連于此。去年不似舊年,今昔更勝往昔。歷經千百年的變遷,今天的清遠山水依舊秀美,還是那一方福地,而今后也仍將是一塊宜居福地。當宗教的色彩漸漸淡去,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逐步確立,清遠的福地文化也隨之進行了現代性的嬗變。清遠這塊福地已經逐漸從虛無縹緲的綠野仙蹤過渡為人民安居樂業的世俗的福地,一個生態和諧的宜居之地。2007年,清遠市被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正式授予“宜居城市清遠”牌匾,成為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所授予的第一個中國宜居城市。如今,清遠市將宜居的理念進一步延伸到鄉鎮,提出了建設宜居城鄉的大思路,統籌城鄉發展。此外,清遠還先后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城市、廣東省衛生城市,并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這些榮譽的取得是對清遠近年來發展思路的一種肯定,也是對清遠福地文化建設的一種褒獎,更是對清遠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前瞻與展望。
走在清遠的大街小巷,任意一個擦肩而過的路人,不管是青春年少,還是耄耋老者;不分男女,無論從事何等職業,對于福地清遠,都有說不盡的自豪。如果你不能親臨其境,打開清遠市政府網站,首頁上赫然有“福地清遠”的額題。如今,福地已然成為清遠人的一種身份認同,融進了清遠人的血液,也是清遠身為“粵北明珠”的城市文化名片。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