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中韓儒學交流大會舉行
國學資訊2016-07-18
由山東社會科學院、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孔子研究院、韓國國立安東大學、韓國國學振興院、韓國大邱教育大學共同主辦,山東社會科學院國際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和韓國國立安東大學孔子學院承辦的第二屆中韓儒學交流大會17日在山東濟南舉行。作為2015年中韓人文交流共同委員會交流合作項目之一,本屆中韓儒學交流大會的主題為中韓儒學比較與發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韓國國立安東大學、韓國國學振興院、韓國大邱教育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中…
-
天下人格與天地人格
國學資訊2016-07-18
追溯原始宗教及夏商文化就可發現,華夏民族經歷了一個祭祀帝神的漫長時期,而借此肅穆的祭祀禮儀活動,最終不僅沒有委身于觀念中的帝神,反而積極培塑了自己的心靈品質和精神體驗,使得中國近3000年以來構建人格中心的傳統文化成為可能。 人格一詞在西方文化體系中,不論是古希臘時期的戲劇表演,還是近現代的心理療治,本質上都是以案例標識個體與社會的緊張關系;而這個術語在1920世紀之交西學東漸的背景下,旋即融入中學為體、萬古常新的文化血脈里…
-
文化評析:哲學啟蒙還是早一點好
國學資訊2016-07-18
近日,江蘇揚州梅嶺小學西區校為三到六年級學生開設了哲學必修課,結果卻讓人有點糾結。有人贊同,認為哲學有益,啟迪心智應從娃娃抓起;也有人質疑,認為哲學晦澀難懂,兒童難以接受。 哲學太抽象,一旦試驗失敗,就等于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筆者挺理解家長這個觀點的,大概哲學在他們眼中,和NASA發現的新地球一樣遙遠。實際上,哲學的希臘語意思無非是愛智慧,曾是人類一切學科的母體。修辭學和邏輯學是從這個母體中孕育出來的,數學曾與它密不可…
-
奧運遺產變身展廳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故宮寶物“安家”奧運塔
國學資訊2016-07-18
圖為正在展示的清代宮廷金編鐘 慈禧太后用來裝落發的金塔、紫檀嵌琺瑯寶座、金葫蘆擺件12日,202件故宮精品文物正式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奧運塔安家。這是故宮首次在紅墻外設置分館,常年展出精品文物。為確保安全,展廳設置三層防護、7大技防措施,為文物護駕。 故宮精品文物館落戶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奧運塔,旨在通過密集的客流優勢廣泛傳播傳統文化。今后觀眾在宮外也能觀賞到清宮舊藏精品。據悉,在試運行半年后,分館還將開放夜??值得…
-
健康箴言:勿鶩聲華忘政事 還從寬大保廉隅
國學資訊2016-07-18
全句為: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鶩聲華忘政事;養廉惟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保廉隅。這是曾任清杭州知府的薛時雨(1818-1885)撰寫的知府署大堂聯。 古往今來,為政者的重要品質是清廉戒貪。貪財好色,是貪;貪名,沽名釣譽,同樣是貪,而且最終是為了貪得無厭的利。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學者顧炎武曾指出:古人求沒世之名,今人求當世之名。吾自幼及老,見人所以求當世之名者,無非為利也。名之所在,則利歸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茍不求…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五人談
國學資訊2016-07-18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8月16日揭曉,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這邊風景》、李佩甫《生命冊》、金宇澄《繁花》、蘇童《黃雀記》等5部長篇小說獲獎,我們特約請5位獲獎作家講述他們的創作歷程與創作理念,分享他們對文學變遷與時代脈動的觀察、思考。 編者 格非:與歷史片段對話 寫長篇是一件曠日持久的事情。《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這《江南三部曲》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構思,在寫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想法、新的敘事溢出來,但又不能推倒重來…
-
北京兩大國際化書展:拉近各國人民間的距離
國學資訊2016-07-18
今年8月26日至30日,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簡稱圖博會)和第十三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將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一個重在國際版權貿易,一個服務普通讀者,兩大展會首次共同舉辦,為秋天的北京帶來一場格外盛大的國際范兒圖書盛宴。 作為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重點支持的會展項目,本屆圖博會繼續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承辦。本屆圖書節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順義區人民政府…
-
虞萬里:七朝石經的價值
國學資訊2016-07-18
儒家文化繼承夏商周三代禮儀文明與人文精神的精華,并予以總結、發展和體系化,成為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集中體現在《易》《書》《詩》《禮》《春秋》五經以及后來發展形成的十三經文本中,這些經典從口頭傳授到書于竹帛,鐫之石碑,轉抄于紙卷,刊刻于棃棗,傳之于今。 儒家石經指鐫刻在石碑上的經典。自東漢以還,計有東漢熹平石經、曹魏正始石經、唐開成石經、孟蜀廣政石經、北宋嘉祐石經、南宋紹興石經、清乾隆石經,即七朝石經。石經…
-
節氣·物候·處暑:暑氣衰退 秋意漸濃
國學資訊2016-07-18
處暑是七月中氣,交節時間一般在公歷8月22-24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150。今年處暑交節時刻為8月23日18時37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表明了處暑的含義:夏日的暑氣開始衰退。其天文氣象意義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輻射減弱,于是副熱帶高壓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南下次數則增多,所以氣溫開始明顯下降。俗諺說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即處暑時節只中午熱一會兒,早晚都很涼爽。所以處暑是表示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
-
“中韓儒家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國學資訊2016-07-18
中韓儒家文化研究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在8月17日舉行的第二屆中韓儒學交流大會開幕式上,中韓儒家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該中心由山東社會科學院與韓國國立安東大學共同成立。 儒家思想是東亞各國的文化底色,千百年來一直滋養著中韓兩國人民的靈魂,源源不斷地向人們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糧。中韓儒家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強中韓兩地儒家文化交流渠道,為儒家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