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如何才能令當代女性信服?
國學資訊2016-07-18
澎湃新聞8月15日刊登了《只有儒家才能安頓現代女性》一文,文中的受訪者蔣慶被稱為新儒家領袖,要代表儒家向女性發宣言的姿態。這卻提醒讀者:自我感覺好到這種程度的領袖,不會講求什么公共理性不覺得自己須以理服人。 若探討儒家如何才能令當代女性信服,在我看來挺有意義,如果能從女性主體的角度考察儒家或其他什么家應該怎樣更生進步。不過蔣慶所談其實是從儒家本位出發的為什么應該(重新)以儒家治理女性和家庭。為此,第一他要澄清五四以來對儒…
-
《文史哲》與中國思想史研究——讀《儒學:歷史、思想與信仰》
國學資訊2016-07-18
中國思想史研究,尤其是中國哲學史研究一直是《文史哲》雜志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方面的部分成果體現在《儒學:歷史、思想與信仰》紀念專輯中。哲學是文化的核心。一個民族的哲學思想在民族文化的多層次體系中實居于主導地位。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文化第一次繁榮發展的時代,諸子并起、百家爭鳴,在哲學上最有影響的是儒、道、墨三家。儒家長于倫理,奠定了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基?H寮宜枷朧侵泄骱褐釁謚撩髑迨貝紀持蔚匚壞乃枷胩逑怠N逅…
-
劉夢溪:儒學底色 佛學生活 詩學性情
國學資訊2016-07-18
《馬一浮與國學》 劉夢溪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馬一浮(1883-1967),號湛翁,晚號蠲叟,浙江紹興人。國學大師、一代儒宗、書法泰斗。(資料圖片) 四川復性書院留影(1942年,中坐持拐杖者為馬一浮)(資料圖片) 《改定復性書院簡章》殘稿(資料圖片) 編者按:馬一浮是20世紀的學術大家,新儒學的代表人物。一生追求學術,學貫中西,涉獵廣泛,在經學、史學、哲學、佛學等領域均有建樹,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重要人物。由于其鉆研精深,行文又多微言大義,…
-
大家手筆:用好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精華
國學資訊2016-07-18
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源遠流長、豐富深厚,培養熏陶了無數仁人志士。例如,重視道德教育和道德培養,注重氣節與操守,強調人的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倡導不計成敗利鈍、不問安危榮辱而以天下為己任的寬廣胸懷;等等。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對世界教育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探尋其時代意義,使其精華在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的觀照下實現新的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當下,用好中國…
-
歷史文化街區的門檻與底線
國學資訊2016-07-18
孫文西路支巷 趁著暑假,來自江西的小張到北京旅游,想親自體驗一下老北京文化。在當地向導的推薦下,小張去了前門大柵欄和南鑼鼓巷。大柵欄有許多北京老字號店鋪,無論是店鋪外觀還是內設,都挺有特色的。不過,南鑼鼓巷和我的想象差距太大,雖然很多店鋪掛著老北京的招牌,卻與別處旅游景點的店沒區別。 小張不知道的是,在住建部與國家文物局今年4月共同公布的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名單中,大柵欄榜上有名,南鑼鼓巷落?:屯慈氚竦サ氖采埠O…
-
抗戰時期的中國哲學家·張岱年:將愛國之心轉化為求真之志
國學資訊2016-07-18
張岱年1909年出生,是我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1995年,86歲高齡的張岱年憶起一生中幾個難忘的第一次時說:最有意義的第一次是1945年8月15日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樂的第一次。 一個在書齋和講堂度過一生的哲學家,為什么在晚年還如此欣慰地憶起聽到抗戰勝利消息的那一天?因為這其中包含著諸多親歷的苦難和辛酸,包含著對抗戰勝利的殷切期盼,包含著對中華民族復興的深厚情感和堅定信念。張岱年在《八十自述》中說:我少年時期,對于…
-
沿著朱德潤的足跡——讀《元代宮廷之旅》
國學資訊2016-07-18
圖一:秀野軒圖卷(中國畫)朱德潤 故宮博物院藏 圖二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別的時代在少數民族的統治下,中外文化交流、經貿合作以及工藝美術的發展達到了新高度,元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強的帝國之一。而帝國下生存的漢族士人卻備受壓抑,尤其在科舉選拔官員制度被廢止后,失去了晉身之道的漢族文人,無法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只得轉而寄情于山水游歷、筆墨唱和與戲劇創作之中,客觀上反倒促進了中國畫、元代文學的發展。于是…
-
抗戰時期的中國哲學家·金岳霖:積極投身學術救國強國
國學資訊2016-07-18
制圖:李姿閱 在同仇敵愾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中國哲學家是一支特殊的隊伍、重要的力量。他們或直接投身革命隊伍,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中國共產黨人;或辛勤耕耘在大后方,奮力鍛鑄救國強國的時代精神。其治學態度、精神境界、研究成果,永載史冊、啟迪后人。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本報刊發4位學者的追憶文章,以資紀念、以饗讀者。 編 者 金岳霖1895年生于湖南長沙,是我國現代邏輯學的奠基人。七七事變后,清華大學南遷至長沙,而…
-
文史專家共話貴州情懷 探索國學傳播新途徑
國學資訊2016-07-18
圖為貴陽國學大講堂創辦人李寬定先生回顧五年歷程。王欽 攝 8月18日,由貴州省文史研究館主辦,貴陽國學大講堂協辦的貴州情懷一個人和一片土地鄉土文化系列研討活動之李寬定與貴陽國學大講堂交流座談會在貴陽舉行,來自貴州省內外的著名文史專家圍繞貴陽國學大講堂走過的五年歷程暢談貴州情懷,并闡釋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教育和傳承上的意義,共同探索一條貼近民眾的國學傳播途徑。 貴陽國學大講堂的創辦人李寬定在回顧五年的歷程中說,從2010年8月開堂講…
-
甲骨文金文集萃國博
國學資訊2016-07-18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刻辭甲骨和帶銘青銅器數量頗豐,7月11日至10月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國書法家協會在該館舉辦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萃。展覽共展出商代甲骨文及兩周、秦漢時期的金文近百幅,其中不少書跡是歷代書家心慕手追的法書典范。在青銅器上鑄刻金文,始于商代而盛行于兩周,逾秦漢而逐漸走向衰微。金文內容多涉及族徽、廟號、祭祀、戰爭、封賜等,其字體風格或雍容厚重,或文雅秀麗,或嚴肅工整,或簡率隨意,堪稱商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