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山峒蠻”繼巫文化之大成 瀕臨失傳丨梅山教信仰
武當傳說2017-05-02
文/李新吾 李志勇 李新民 從廣義角度來說,“梅山教”師公的法器可包括服飾、樂器和法器3個系列;一般情況下,其服飾有頭巾、頭匝、法袍、閭山裙(此裙已有30年沒見使用了,但新化南部一些壇口還保存有原件)等4件;樂器有牛角、大鼓、小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嘶鈸共8件;法器有印信、馬鞭、師棍、排帶、師刀、號令、水碗、竹卦、包袱、雨?⒀鎰媲毆?1件。隨著一些法事種類的消亡,有些壇口已不再置辦閭山裙、嘶鈸、雨傘和揚祖橋等法器,但主…
-
梅山教神秘啟教祖師張五郎何許人也?丨梅山教信仰
武當傳說2017-05-02
文/李新吾 李志勇 李新民 科儀本經上記載的神名 梅山師公的手抄科儀本經,一般都記載有闡事時需要奉請的神姓名。前述冷水江市金竹山鄉楊源村張前燾“大宮和會”所奉請的13個批次神中,第5批次所奉請的,就有“海游院內、烏風硐內、陳靖姑、陳法通、林九娘、李三娘、白馬圣母、烏風大王,左道打邪張九郎、右道打邪張十郎,挪前斷后師公張五郎,閭山九郎、火山三郎、橫山七郎、趙侯五郎、圣主三郎、張趙二郎”。這是逐個點名的。巖口鎮蘇立文手抄《朝賀…
-
促成道教閭山流派:神系個個來歷清楚丨梅山教信仰
武當傳說2017-05-02
文/李新吾 李志勇 李新民 所謂“閭山臨水夫人信仰元素”,相對于“梅山教神系”而言,是指其神系中具有“閭山、臨水夫人”教派特征、可明確指稱是屬于“閭山教派”、“臨水夫人”系統的神靈。 教派特征 據福建學者葉明生研究所示:“臨水夫人”即陳靖姑,為閩北閭山教道壇之主要女神。其根基在福建建陽縣,肇起于唐宋間,明代借助釋、道、巫和官方各派勢力有意無意促成,以其為主神的信仰發展成道教凈明宗閭山派中一支重要流派,其姓名衍生出陳進姑、…
-
神鬼皆信仰 梅山教神系自成一體丨梅山教信仰
武當傳說2017-05-01
文/李新吾 李志勇 李新民 如前所述,“梅山教”實為一種“多神信仰”。這里的“多”,是一個很難數據化的模糊概念。在梅山人的認識中,神和鬼并無本質區別。如在民間巫醫百工秘傳的手抄《鬼名經》里,鬼和神就是同一概念,即他們師門中的歷代祖師的鬼魂,就是他們所要祭祀的神。民間家龕上所供的“家主”、“地主”神像,就是他們的師祖或父兄。這樣的神像,僅明清至民國時期雕刻的,就目前所知,就有8000至1萬尊左右被海內外各界有興趣者收藏;而梅山…
-
多個民族古老記憶:道教有個梅山派?丨梅山教信仰
武當傳說2017-05-01
文/李新吾 李志勇 李新民 閭山教海游派是在湘中、湘西南地區影響相當大而深遠的民間巫法流派。特別是在湘中古梅山地區,它已成為許多巫法壇口手抄本上記載的祖源或祖源之一,其信仰元素已融滲入當地土著巫法流派“梅山教”供奉的神像、法器與巫辭之中,且隱然有“鳩占雀巢”之勢。本文主要對“梅山教”神系中個性鮮明、易于辨認的“閭山臨水夫人信仰”中的神,及其存現形態做一簡述,聊為海內外方家、學長進一步研究晾曬引玉之磚。 “梅山”地域與族姓…
-
新年有個好兆頭 這一天很重要!
武當傳說2017-05-01
文/范傲 二月是一切的開始 蒼龍抬頭萬物生,一年如意慶升平。 二月是個重要的月份,雖然二月的天數不足三十天,在一年中是最少的,但是它的意義卻絲毫不比其他月份差。剛剛過去了農歷的新年,整個正月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慶,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歡樂一波一波的“襲來”,而對美好的期盼與祝福也在“互送互收”中達到了頂峰。十五過后,除了一些地區特殊的節日外,正月的活動基本也就結束了,人們整合身心就又開始了新一年的生活。然而,喜慶的氣氛卻…
-
女醫明妃:犟驢子轉禍成福記
武當傳說2017-05-01
文/凝玄子 談允賢是中國古代四大(晉代鮑姑、西漢義妁、宋代張小娘子、明代談允賢)女名醫之一。明代出生于醫學世家,其秉承家學,從十來歲時即“晝夜不?鋇毓ザ糧髦忠窖У浼⒅饔小杜皆友浴芬皇櫬謔饋?“處眾人之所惡”:甘當三姑六婆 最近的熱播劇《女醫明妃傳》,講的就是一代名醫談允賢的故事。大明中期,程朱理學興盛,苛刻的禮教制度,讓女性的社會地位變得格外低下,貴族女子不得隨意拋頭露面,不得為官從醫,即便生病,也因男女大防,…
-
“天道酬勤”竟是君主御用之語 你誤用了沒?
武當傳說2017-05-01
“天道酬勤”大約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四個字,也是書法愛好者最愛寫的詞匯,據說可以用來勵志。事實上,目前我們對于它的理解是大錯特錯,它既非勵志之言,更非一般百姓能用。若非君臨天下,您斷不可用此四字,因為您的身份還遠遠不夠! “天道酬勤”的原始意義 一直以為“天道酬勤”是成語,但現查之后,發現《成語詞典》并無此四字。我也沒查到其完整出處,只追溯到其詞源。 其由《尚書大誥》“天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我民”之句引申或轉述而來。唐人…
-
北宋名相張士遜宦海沉浮 來自武當 歸于武當
武當傳說2017-05-01
文/溫明 張士遜在宋朝歷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四任皇帝,三次拜為宰相,與陳堯佐、范仲淹、蘇轍等著名文人、政壇人物都有很深的交往。晚年致仕又歸游故地,足見其與武當山結下的不解之緣。最后張士遜隱武當仙去。 var flash_vid = e001918vkld, flash_title = 武當山麓的北宋宰相張士遜 宦海沉浮錄,flash_pic = http://vpic.video.qq.com/123/e001918vkld.png,flash_hits = 5,showVideoPic = true;…
-
《上元侍宴》 看皇宮里的元宵節
武當傳說2017-05-01
古詩欣賞 上元侍宴 宋 蘇軾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群臣侍宴(資料圖:圖源網絡) 注解 1.這首詩原名《正月十四夜扈從端門觀燈三絕》。 2.上元:元宵節。 3.淡月疏星:地上花燈如海,燈火輝煌。所以雖是將近十五月圓之時,月光也顯得淡淡的了,星星似乎也不多。 4.建章:漢武帝時所建的宮殿,詩中常用來代指皇宮中的殿宇。 建章宮(資料圖:圖源網絡) 5.鵠立:鵠即天鵝,立姿端正,這里形容大臣們站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