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學的現代圖景:“世俗儒學”之路
國學資訊2016-07-16
《百年回眸:儒學的現代之境》,當代浙學文庫之一,沈小勇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39.00元 《百年回眸:儒學的現代之境》以中國現代性構建為視角,以百年儒學歷程為基點,從梁漱溟到杜維明,系統化解讀他們儒學轉型和創生思想的不同路徑特點,剖析五四以來百年儒學的現代性境遇。通過對儒學與現代性問題思考和模式比較,力圖從歷史和現實兩個層面重構儒學價值轉換的話語體系與現實路徑。通過回溯歷史,總結現代儒學轉型思想的貢獻與不足,比較其…
-
北京將為地名規劃立規矩 優先使用歷史地名 “胡同”均應保留
國學資訊2016-07-16
《北京市地名規劃編制標準》征求意見稿近日公開征求意見。這意味著,北京的地名規劃編制工作將真正做到有章可循。這一標準,將尊重歷史確立為工作原則的第一條,并提出應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優先使用歷史地名,道路命名時,原有胡同均應保留。 該征求意見稿將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傳承城市文脈、弘揚傳統文化,作為標準制定目的,與維護地名管理秩序,促進地名管理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同等重要。對地名規劃編制的原則,表述為尊重歷史,照顧習慣,體現…
-
“立春”:“咬春”求福 “打春”祈豐
國學資訊2016-07-16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2月4日11時58分,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民俗專家表示,立春不僅是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被百姓格外看重的民俗節日,中國民間將其稱為立春節,有迎春咬春和打春等頗富意趣的民俗活動。 迎春,是中華先民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春天、對農業的重視,也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的祈盼。 專欄作家、天津市民俗專家由國慶介紹說,立春前一天需要迎春,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禮記月令》中就有相關記載…
-
“經典、經學與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國學資訊2016-07-16
由深圳大學主辦、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承辦的經典、經學與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1月24日在深圳召開。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專家學者齊集一堂,圍繞詮釋學基本原理、儒學的現代詮釋以及反思等前沿課題,展開深入探討,以期推動儒家詮釋學研究的發展。 本次大會是繼2013年儒家思想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與2014年儒學的當代發展與未來前瞻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之后,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高水平的國際性儒家思想學術研討會。參…
-
解讀《三字經》意義 提倡將學習當人生追求
國學資訊2016-07-16
在科舉時代,強調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純粹是一種封閉式的應試教育;另外還有一種是激勵式的教育,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物質、美色和地位提升的鼓勵,譬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純粹的苦讀,以換取甘甜的未來,這種勵志教育很單調。而童蒙教材《三字經》,則比以上教育要高明,它里面所包含的勵志教育,并不是一味苦讀,其中的內容和層次,還是非常豐富的。 教五子 名俱揚 贊美奇跡,傳世故事中有夸張成分 在…
-
藝壇論道:科學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
國學資訊2016-07-16
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需要科學對待文化傳統。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傳承至今,經過了不同時代的砥礪與淘洗,并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求新求變,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承和民族文化基因的塑造。因此,科學客觀地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就要對千百年來形成的中國畫基本理論進行厘清,對中國畫的文化之源進行梳理分析,明晰其特質,并對它的時代面貌有清醒的把握。 儒道釋:文化之源 中國畫從以儒、道、釋三家為主要源流的傳統文化中蒙澤深…
-
中國孝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國學資訊2016-07-16
日前,中國孝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浙江仙居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在浙江仙居舉行。至此,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已經考察、論證并命名了9個以孝為主題的文化之鄉。 據中國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重點關注孝文化,成立專門的孝文化研究中心,是基于如下考慮:一,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二,尊崇孝道在中國民間社會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三,中國正在進行文化復興和道德重建,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營養是目前文化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四,當下…
-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銅梁龍舞 如何“耍”得更精彩
國學資訊2016-07-16
銅梁龍在火雨中游動。資料圖片 火雨紛紛,星落遍地。一條長龍,就在那火雨中逡巡、游走。鐵水師傅歐建康,站在場子一邊,身旁火爐上是冒著泡的鐵水。他大喝一聲,手一拋、再一擊,一瓢鐵水飛上高空10多米,如紅色煙花在空中綻放。一個個裸著上身、穿著短褲的舞龍手,揮舞著龍身,沖入這紛飛的煙火。 在重慶銅梁區高樓鎮,舞龍隊每次進行這樣的火龍舞排練,現場都會擠滿觀眾;瘕埑C健雄壯,觀者連呼過癮,第一次看的人更是目不轉睛。這次排練結束,幾…
-
提倡儒家經典教育并非要回到過去——訪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
國學資訊2016-07-16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 在此次經典、經學與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郭齊勇帶來的主題演講是《〈禮記〉哲學詮釋的四個向度以〈禮運〉〈王制〉為中心》。郭齊勇提倡儒家經典教育,在其下榻的酒店,郭齊勇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文化廣?罰航昀矗孀乓還曬曬、儒学热灾G緇嶸洗,看迄]次頤嵌躍浜孟窈蓯煜,但盾S淶睦斫饉坪跤趾芤T? 郭齊勇:應該說,現今的中國人對自己的經典是陌生的,這種陌…
-
青海著手全面修繕十世班禪故居
國學資訊2016-07-16
1月28日,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圓寂26周年紀念日。記者從青海省文物管理局了解到,該省計劃全面修繕位于青海循化的十世班禪大師故居,相關規劃正在編制。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1938年2月3日-1989年1月28日),藏族,原俗名貢布慈丹,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人,藏傳佛教格魯派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兩大教主之一。 十世班禪大師故居坐落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循化縣)文都鄉,1938年正月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