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百話》解詩模式論——評施蟄存《唐詩百話》
國學資訊2016-07-16
《唐詩百話》 施蟄存 著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 作家、教授施蟄存沉寂文壇50年后撰著《唐詩百話》,自1987年問世以來,就飲譽海內外。我們知道,唐詩在學術界并非新話題,在當時及后世引發(fā)的言說層出不窮,而施著何以能異軍突起脫穎而出呢?我認為其解詩的特點是: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 入乎其內首先是選題新穎。正由于作者能入乎其內,反復涵泳,對所選題材爛熟于心,意在筆先,所選內容使讀者眼前一亮而充滿期待。如講白居易,諷喻詩不?…
-
“中日韓常用共同漢字表”推廣倡議獲熱烈響應 808個漢字拉近中日
國學資訊2016-07-16
圖為第五屆日本人漢語作文大賽頒獎現(xiàn)場 圖為韓國小學生練習漢字書法 據(jù)韓國《中央日報》1月3日報道,為推廣使用常用共同漢字808字,韓國國內808名書法家每人書寫一個漢字,這些作品在韓國某書法博物館進行展出。其實,這808常用共同漢字表便是2013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牽頭編訂的,希望通過這些中日韓三國公用常見漢字的普及教育,擴大中日韓三國漢字文化圈的交流,促進東亞的和平與繁榮。中日韓三國漢字文化淵源本就深遠,文化都有其相似之處…
-
菜根譚的智慧:富多施舍,智不炫耀
國學資訊2016-07-16
【原文】 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矣!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敗? 【譯文】 一個富貴的家庭待人接物應該寬容仁厚,可是很多人反而刻薄擔心別人超過自己,這種人雖然暫為富貴之家,可是他的行徑已走向貧賤之路,這樣又如何能行得通呢?一個聰明的人,本來應該謙虛有禮不露鋒芒,可是很多人反而夸自己的本領高強,這種人表面看來好像很聰明,其實他的言行跟無知的人并沒什么不同,他的事業(yè)到頭來又…
-
中國古代的女子教育
國學資訊2016-07-16
縱觀我國古代教育史,基本上講述的是完整的男子教育史,不管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還是四書五經都基本是針對男子成材的教學。一般人們認為古代中國女子備受摧殘,并無女子教育可言。其實這也一種誤解。女子被排除在學校教育大門之外不等于社會放棄了女子的教育。相仿,歷代統(tǒng)治階級無不對女子駕御給予高度重視。 古代女子教育所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德育,智育,美育,母性教育,勞動教育等多方面,其中的德育是最主要的內容。 古代女子德育所圍…
-
珍視國學 擁抱國學
國學資訊2016-07-16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著人類的未來。但是,教師也只是平凡人,有時也會迷茫,也會想放棄,也會埋怨,也會搖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既是對教師業(yè)務素質的要求,也是師德的基?R蜓頭胖兜哪芰,首先准s閡蟹岣壞目獠,腺|檔慕淌脫皇潛屯八鬧豆叵擔橇魎鴕謊廴墓叵擔淌σ晌謊廴捅匭肟炭嘧暄,终身学习,矚g細約撼淶紓米約翰歡顯鮒擔Ь渚褪淺淶縉鰲?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四書五經、唐詩…
-
山西青年做漢服守漢禮 喚醒禮樂文化基因
國學資訊2016-07-16
工作室員工正在手工制作漢服。 工作室員工正在手工制作漢服。 羅春林在工作室內整理布料。 宋錦、連肩袖APEC峰會上,習近平和彭麗媛穿著新中裝,為漢服做了一次最佳代言。在山西,一群青年做漢服,辦漢服婚禮,創(chuàng)建漢文化工作室,開漢服網(wǎng)店,追求知禮懂禮的生活。1月12日,太原,記者來到他們的工作室,25歲的設計師羅春林正把一塊提花織金棉裁成六塊,制作唐圓領,一種流行于唐代各階層的衣服。 身穿唐圓領的羅春林活得像古人,她熟悉各種傳統(tǒng)禮儀,…
-
故宮:讓《韓熙載夜宴圖》動起來 地鐵:把“我們的文字”裝進手
國學資訊2016-07-16
《韓熙載夜宴圖》應用程序界面。故宮博物院供圖 乘客正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楊 益攝(人民視覺) 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精髓,成了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和努力方向。1月8日,故宮發(fā)布《韓熙載夜宴圖》應用程序,讓人們在手機上就能體驗韓熙載夜宴場景。1月12日,北京首家地鐵圖書館成立,主打地鐵上的免費在線閱讀,首期主題活動就主打中華文字的魅力。 先聊聊《韓熙載夜宴圖》應用。點擊打開,琵琶聲起,撥動江南寂靜的月色,觀眾仿佛…
-
傳統(tǒng)節(jié)日怎么過:構建年俗文化空間
國學資訊2016-07-16
羊年春節(jié)在望,很多出生在農村、工作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網(wǎng)購了火車票飛機票,等著回家過年。過年,為的是闔家團圓,一解思鄉(xiāng)之苦,也是為了感受熱鬧喜慶的年味。 不過,現(xiàn)在不僅城市,農村的年味也越來越淡,其中原因很多,可能是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幾十年來家庭小型化的結果,也可能是傳統(tǒng)農耕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的緣故。隨著新農村建設、新城鎮(zhèn)建設的推進,不少農民滿心歡喜地住進了高樓,人們的物理距離近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往日親密的交流卻因一層層樓板阻隔…
-
孟子故里舉行祭孟大典 紀念孟子逝世2303周年
國學資訊2016-07-16
近日,孟子故里山東鄒城舉行了祭孟大典,以紀念杰出思想家、亞圣孟子逝世2303周年,主祭是孟子第七十五代嫡次孫孟祥居先生。大典主要包括啟戶、排班、瘞毛血、迎神、初獻、亞獻、終獻、飲福受胙、讀祝、焚帛、徹饌、送神等儀式。祭祀時的音樂是上古的韶樂遺韻,八音齊奏,中和雅致;舞蹈是大禹時代的《大夏》,有九十六個舞姿,剛勁舒展,具有漢雕之美。據(jù)悉,冬至祭孟由來已久,但自1948年孟子嫡系后裔孟繁驥離鄒遷居臺灣后,便自行終止。盡管多年來,…
-
真相難覓:《趙氏孤兒》背后的歷史重構
國學資訊2016-07-16
一 曾為中共第二號人物的國家主席劉少奇,在文革飽受折磨、命懸一線的生命最后時刻,據(jù)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在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對他當時的心情和祈愿,我們應該予以同情和理解。 但是,我們同時不得不講,劉少奇的斷言有些一廂情愿了,有點過分樂觀了,當有所保留,不必迷信。因為縱覽數(shù)千年中國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恰恰是相反,即,歷史似乎并不是由普通民眾書寫的,因為他們只有賣力氣之權,絕沒有什么話語權。實際上,歷史更是由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