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的回響:盤點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
國學資訊2016-07-16
1月28日,《光明日報》對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評選出的85項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學界和公眾的關注,許多媒體也進行了跟蹤報道。大多數學者表示贊同,但也有學者對個別項目有不同意見。那么,研究組為什么要進行這一推選?推選的標準是什么?接下來還有哪些后續工作?本期我們邀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重要發明創造研究組作有關介紹。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人卡丹就認為中國人的磁羅盤、印刷術和火藥是整個古代…
-
傳統村落要留下原住民
國學資訊2016-07-16
江西汪口村的徽派老民居,因長年無人居住已成危房 李韻攝 古村落里的空巢老人 侯仰軍攝 云南傣族村寨勐景來的村民在聽僧侶布經 李 韻攝 傳統村落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地域特色,寄托著人們的鄉愁,是文化之脈、自然之體、生態之基、歷史之源,具有重要的生活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近年來,伴隨著城市化的迅速推進、村落的轉型撤并、農民的異地脫貧以…
-
羊之美
國學資訊2016-07-16
全國十二個,人人有一個。在中國,大概沒有什么文化比十二生肖更普及了。今年是農歷羊年,又一個吉祥如意年。在古漢語中,羊祥通假。西漢大儒董仲舒說:羊,祥也,故吉禮用之。在很多漢代墓葬中都發現了羊的形象,一些表示吉祥善美的字都有羊的影子,如祥、美、義(義的繁體字)、善、羨、鮮等。神話傳說,女媧造人之前,先造六畜,第四天造出羊,用羊祭天神,天神才賜福氣,吉祥如意。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馴化了山羊,繼而馴化了綿羊。通過出土的有關羊…
-
年味兒漸漸變淡 讓孩子“觸摸”到真正的“年文化”
國學資訊2016-07-16
一名小學生在江蘇揚州少兒圖書館參加新春燈謎會。新華社發 天津微山路中學的新疆學生一起包餃子。新華社發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過年的氣氛依然濃郁。 大街上張燈結彩,火車站內人潮涌動,年貨市場喧囂熱鬧。孩子們因為放假,摘下了書包,換上了新衣,在闔家團聚的歡快氣氛中玩耍。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今年的年味兒相比以往淡了一些,因此,利用春節期間對中小學生進行年文化教育可謂正逢其時、恰如其分。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啟迪孩子,讓他們觸摸到真…
-
喬忠延:同樂新年品舊符
國學資訊2016-07-16
郭素琴剪紙 春節鬧紅火 傅慶華攝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日日刷新的時光將馬年的春聯屑化為碎片,羊年的桃符就要掛在千家萬戶的門扉。每逢時序更替的年節,王安石的詩就會再度被激活: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毫無疑問,布天地之新,布人寰之新,布時代之新是廣眾的意愿。然而,除舊決不能那么隨意,不能總把新桃換舊符,更不能把換下的舊符拋扔于垃圾堆中。倘若如此草率,說不定會留下將珠璣當魚目棄擲…
-
書店成春節假期好去處
國學資訊2016-07-16
2月21日一大早,原本想當第一個讀者的崔麗,一進北京三聯書店,立馬就呆住了已有不少讀者在讀書、選書。書店工作人員告訴她,初三這天的讀者數量,比平時周末還要多。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位于愛琴海購物中心內的單向空間書店,也是初三恢復正常營業,也在這天,讀者明顯比平日要多。 北京各大書城也迎來了讀者高峰。中關村圖書大廈三層成了孩子們的歡樂海洋。別搶,咱倆買不一樣的換著看。兩個小兄弟為一本書嬉鬧著;你找個角落,別被踩到。一位母親正…
-
開封祭祖廟會彰顯文化堅守
國學資訊2016-07-16
在原始音樂和粗獷的鑼鼓聲中,身著粗布服裝的中華先民在禮炮聲中三拜九叩,繼而莊重肅立,在禮炮聲中聆聽祭文,追思懿德,秉承祖志祭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大型拜祖儀式,春節期間每天9時50分在開封翰園莊重呈現。 此舉不僅吸引游客目光,更得到學界好評。河南大學黨委書記官愛和說,祭祖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的重要儀式,其原始意義是敬天、明德、教孝、報本,后逐漸走向民間,成為親睦九族的重要手段。隨著中國社會逐步由農耕文明向城市文明轉型,祭祖…
-
南京:民俗文化鬧新春
國學資訊2016-07-16
今年春節,古都南京全面禁放煙花爆竹。采訪中記者發現,往年爆竹聲中一歲除,煙塵霧霾入金陵的景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精彩紛呈的民俗文化活動。請民俗進城、送文化下鄉,一項項百姓拍手叫好的活動,為喜慶的新年添了幾分文化味。 在南京博物院非遺館內秦淮燈彩制作活動現場,一群孩子在非遺國家級傳承人顧業亮的指導下,正專心地做著兔子燈。點花燈的習俗起源于古代宮廷,在東晉逐步流行到民間,純手工的秦淮燈彩則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絕,共…
-
雅趣說字:羊年納福
國學資訊2016-07-16
羊字的造型頗為優雅,體現了古人的審美情趣。你看甲骨文羊字形(如圖),像兩角彎曲、兩鼻孔在鼻尖上形成V形的動物,將羊的溫順安詳的性情巧妙地表現了出來。上古社會人類從漁獵生產方式向畜牧生產方式的轉變便是從養羊開始的,所以古人以馬牛羊雞犬豕為六畜,羊成了最早被人類馴服飼養的六畜之一。在古代重要的宗教儀式中,羊還奉為祭神祈福的供品,可謂玉盤珍饈。羊的嫻靜優雅,溫順和善,深得古人喜愛,其圖形常用作美化生活的裝飾,以表達祈福之義,…
-
冬令營學“國學”
國學資訊2016-07-16
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 小記者比射藝。 在尼山上跟隨國學老師修習太極十二拍。 小記者們感受孔子講學的場景。 本報孔子國學修學冬令營進入第二天。通過一天的國學修習,規范的禮儀已儼然將小記者們變成了謙謙君子。他們在孔子研究院中汲取孔子思想精華,感悟國學經典。 10日早,小記者們走進孔子研究院。在這里,孩子們了解到孔子研究院是具有多種功能的文化建筑,將儒學的仁、和觀念融入其中。講解員告訴小記者們跨過石橋,迎面兩坊相射而立,東坊志道據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