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仙宮吳宗乾道長羽化登真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西安道教界著名高道、西安市道教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原西安市萬壽八仙宮管委會副主任、愛國愛教的楷模吳宗乾道長,功德圓滿、世愿完遂,于2014年11月10日下午4時20分在西安市萬壽八仙宮羽化登真,享年88歲。
吳宗乾道長遺像
得知吳宗乾道長羽化的消息后,西安市委統戰部、市宗教局等領導非常關心,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吳道長的追思緬懷之情。西安八仙宮于宮觀設立靈堂,方便道友和吳宗乾道長的親屬、生前好友、后學弟子前來吊唁、緬懷。吳道長羽化當天晚上, 八仙宮召開全體道眾職工大會,深切緬懷老道長,八仙宮住持胡誠林道長在會上對吳道長為促進道教事業和八仙宮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做了總結,并號召大家都能向吳道長學習。
吳宗乾道長遺體告別儀式
11月13日早上9點20分,西安八仙宮在西安殯儀館為吳宗乾道長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遺體告別儀式,西安市委統戰部副巡視員宮政、市宗教局政法處處長賀俊海、宗教處干部陳俊、陜西省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贠信升、陜西省道教協會副會長、西安市道教協會副會長陳法永道長、陜西省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西安市道教協會會長、八仙宮管委會主任胡誠林道長、陜西省道教協會副秘書長、西安市道教協會副會長黃世真道長及吳宗乾道長的親屬、生前好友、后學弟子,以及八仙宮道眾、部分職工近60人參加了告別儀式。在告別儀式上,西安八仙宮住持胡誠林道長介紹了吳宗乾道長生平,贠信升道長代表省、市道協致悼詞。
此外,西安八仙宮還專門為吳宗乾道長安排了三天超度法會。
三天超度法會
吳宗乾道長的仙逝是西安市道教界和八仙宮的一大損失,道長如今鶴駕仙去,別情塵寰,寄居九天,令人常思常緬,愿大師音容常存,位列仙班。
西安八仙宮吳宗乾道長生平介紹
吳宗乾道長于1926年7月出生于陜西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西堡村,1933年于長安縣引鎮七真觀入道出家,成為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三代弟子。
吳道長青年時期,致力于研讀道教經典,潛修道教義理,深悟道教文化精髓。為了參透道教玄妙,他四方云游、各地參訪,許多道教宮觀都曾留下他問道求學的足跡。
1948年他來到八仙宮常住,先后擔任八仙宮知隨、磨頭、典造等職,同時,吳宗乾道長還參與宮觀法事工作,對道教齋醮科儀,尤其是表文書記工作十分了得。其書寫表文,布局精巧、字體優美,深得信眾的贊嘆。
1956年,宮觀實行民主改革,倡導勞動自養,改變以往傳統的香火功德習慣。因此,以萬壽八仙宮為主體,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吳宗乾道長先后擔任八仙宮生產隊兩任隊長。期間,他任勞任怨、精心田間管理,與道友一起使八仙宮農業生產合作社年年高產,歲歲豐收,并獲得了“陜西省農業生產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文革期間,吳宗乾道長與未離開道觀的道友始終堅守在八仙宮,堅持勞動自養,極力維持和守護宮觀,傳承道脈,為后來八仙宮的恢復修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1982年,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貫徹和落實,在省、市統戰、宗教有關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吳宗乾道長同八仙宮管理領導小組一道,經過多方協調陸續收回西安標準件廠等單位占用的道教教產,收回房地局代管的房屋等。此時的八仙宮百廢待興,廟院破敗不堪,生計維持艱難,恢復重建任務異常繁重。吳宗乾道長臨危受命,主管廟院基建工作。他和全宮道友同心同德、省吃儉用,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協調各方關系,修殿宇、復道業、承法脈、興玄門。
自1985年起,協助宮觀陸續修復了八仙宮各殿堂、房屋、山門、牌樓、照壁、商業用房等260余間,面積共計8000多平方米。重建后的八仙宮,氣勢雄渾、莊嚴肅穆,成為道教徒舉行宗教活動和海內外游客參觀游覽的勝地。
1994年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八仙宮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員會,吳宗乾道長出任管委會副主任。
此時的吳道長盡管已身為宮觀領導成員之一,但他卻依然要求負責八仙宮庫管工作。庫管工作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干好卻并不容易。吳道長在擔任庫管期間,以對八仙宮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道教節儉的傳統美德,珍惜宮觀每筆財物,小到一顆螺絲釘都要撿回及時歸倉。由于他對工作的高度負責和對宮觀財物的極度愛惜而被道友們敬佩的稱贊為具有“螺絲釘精神”的道長。吳宗乾道長曾被中國道教協會評為“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此后,吳宗乾道長因年事已高,加之身體有恙,漸漸退出了宮觀管理工作。但他依然關心道教和八仙宮的發展,指導和鼓勵年輕道友學習經典,加強修行,為道教后備人才的成長而操勞。
吳宗乾道長的一生,是愛國愛教的一生、虔誠奉道、慈悲利人的一生。他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以至誠的愛國熱情,虔誠的奉道精神,以及對道教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促進道教和八仙宮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寬厚待人、嚴于律己、克己勤儉、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和對工作高度負責、對宮觀無限熱愛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緬懷。
吳宗乾道長的仙逝是我們西安道教界和八仙宮的一大損失,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他愛國愛教,為道教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他虔誠寬容、克己奉公、盡職盡責的高尚品質,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弘揚道教的優良傳統,堅定地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愿:吳宗乾道長,位列仙班,福澤人間。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