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fā)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shù):次
我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王屋山
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王屋山是我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王屋山位于河南西北部濟(jì)源市境內(nèi),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岳,南臨黃河,是江、淮、黃、濟(jì)“四瀆”之一的濟(jì)水發(fā)源地。因“山形如王者車蓋”,故稱王屋山。王屋山絕頂海拔1715.7米,相傳為軒轅黃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壇”。
王屋山是一個以道教文化為特色的道教圣地,為歷代道家人物的主要活動場地之一。唐著名高道司馬承禎在其所著《上清天宮地府經(jīng)》中,把天下名山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為“天下第一洞天”,號“小有清虛之天”,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旨地位。
創(chuàng)建于唐代的迎恩宮,背枕黛珠峰,東西分別有滴水巖、紫薇溪匯流宮門前。
老子、葛洪等人修道處
王屋山的興盛和道教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相傳軒轅黃帝大統(tǒng)天下后,于八月十五在天壇山重會西王母,欲求得道成仙之術(shù),并在此建上訪院,訪尋四海仙人。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四方善士、各路神仙皆云集王屋山。被稱為道教鼻祖的老子李耳,也曾入王屋山修煉,天壇山絕頂至今尚有“老子煉丹池”遺跡。道教早期的著名人物,如仙人王子晉、清虛真人王褒、著名方士于吉、南岳夫人魏華存、道教理論家葛洪等都曾修道于王屋山。被稱為我國“藥王”的醫(yī)學(xué)家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之一,晚年結(jié)廬于王屋山翠微庵,采藥行醫(yī),濟(jì)世救人,直至仙逝于此,現(xiàn)孫真人墳尚存。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司馬承禎在王屋山自選形勝,建觀而居,后又派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馬承禎為師,入王屋山修道,自此道風(fēng)大盛。
陽臺宮位于王屋山腳下西側(cè),由低到高,依山就勢,錯落有致。
道教宮院建筑群
由于玄宗皇帝特別青睞王屋山,撥付大量資金在王屋山修建了全國最大的皇家道觀建筑群,為三清、四御、三官、十方、雷祖、西王母等先天元神均建立了宮殿,從天壇山的三清殿、玉皇殿、軒轅殿、王母洞到十方院、陽臺宮、紫薇宮、清虛宮、迎恩宮、三官殿、玄臺殿等方圓數(shù)十里,組成了龐大的道教宮院。
千百年來,王屋山不僅是道家人物修身、煉丹、成仙之所,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勝,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韓愈都先后來王屋山游歷,并留下了許多名篇佳句。
王屋山下的濟(jì)瀆廟,全稱濟(jì)瀆北海廟,是“古四瀆”中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也是我省現(xiàn)存最大的一處古建筑群落,被譽(yù)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館”。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