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醒,可能體內濕氣太重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中醫認為,“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早上起床注意5個細節,就可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
1 自測體內濕氣一: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也懶得動彈等,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你體內有濕了。
2 自測體內濕氣二:如廁時看便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便便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能拉出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
3 自測體內濕氣三: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濕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對“陰”已經有損傷了。
4 自測體內濕氣四:刷牙惡不惡心
如果早起一刷牙就嘔吐、惡心,嗓子里邊總是感覺絲絲拉拉的、咳不出來又咽不下去,也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5 自測體內濕氣五:小腿肚子發酸發沉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發酸、發沉,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征。
如果以上情況你大部分都有,就說明你體內濕氣重,要做好祛濕工作了。
6 應該如何祛濕?
現代人因精神壓力大、飲食不節、運動量少,不但常脾虛濕盛,更心氣虛弱,所以在養生上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養脾胃。
將紅豆、薏米、燕麥、蕎麥和赤小豆加水熬煮成粥,可以在祛濕、補心的同時不給脾胃造成負擔。另外,還可使用參苓白術散來補益脾胃之氣、祛除體內過往積聚的濕濁,再搭配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的雙聚低糖和保護胃黏膜的猴頭菇,這樣能事半功倍。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