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道讀經(jīng)會】剪礙道之荊榛 病愈除魔障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文/陳景展 經(jīng)文的下面說:“剪礙道之荊榛,除當(dāng)途之瓦石。”“修”有兩重含義,一個是現(xiàn)實中的行善,另一個是內(nèi)心修道的路。有一個叫何慶的人聾啞了,不能聽、不能講。他家門口有一條路,長了很多的荊棘,他就把它鏟除掉方便往來的人。 每到夏秋的時候,再拿著鋤頭把窄路上的草鏟除掉。他擔(dān)心,路窄,行人的衣服很長,會把別人的衣服弄濕。晚上草尖沾了雨露,清晨有人走路的話,鞋子就濕了,衣服的下擺也會濕,所以在夏秋季節(jié),露水多,他就去把窄路上…
-
天皇大帝、紫薇大帝與北斗七星為何稱作“九皇”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九皇會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斗姥元君圣誕,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九皇大帝圣誕,道觀都舉行齋醮慶賀圣壽,稱之為“九皇會”,若有眾生虔誠禮拜斗真,則可以消災(zāi)解厄,延年益壽。 北斗七星與天皇大帝、紫薇大帝統(tǒng)稱為北斗九皇大帝,一曰天皇,二日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 北斗七星與天皇大帝、紫薇大帝統(tǒng)稱為北斗九皇大帝 天皇大帝又稱勾陳大帝,《晉書天文志》中稱:“勾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曰天皇…
-
“靈和” 一個被道教界遺忘了的術(shù)語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靈和”是一個長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遺忘甚或忽略的術(shù)語。而實際上,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tǒng)宗教,道教在近兩千年的發(fā)展進(jìn)程中形成了鮮明的“靈和”思想,可統(tǒng)稱之為道教“靈和主義”。 天地祥和 (圖為天壇 圖源網(wǎng)絡(luò)) 關(guān)于道教“靈和主義”的概念意涵,下文擬以道教基本經(jīng)典《道德經(jīng)》為中心進(jìn)行闡釋。 其一,道教“靈和主義”是一種態(tài)度,主張柔和恬淡、清心寡欲。《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云笈七簽…
-
七現(xiàn)二隱 北斗九皇大道君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何為北斗九皇星君? 北斗九皇星君,道教神名,稱北斗九皇大道君。道教以北斗為天神加以崇拜,并對其作了種種神學(xué)的解釋。《云笈七日月星辰部》卷二十四曰:“北斗九星,七見(現(xiàn))二隱”。未云:“右九皇君九天人,內(nèi)姓隱諱,知之延壽千年。”《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及《上清靈寶大法》卷三十九等據(jù)此稱北斗七星為:北斗陽明貪狼星君,北斗陰精巨門星君,北斗真人祿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貞星君,北斗北極武曲星君,北斗天關(guān)破軍…
-
《道樞》(二十二):火候篇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內(nèi)丹之基,資火乃成;周天之度,勿失常經(jīng)。 至游子曰:閉氣二十有四,其數(shù)足矣,出則復(fù)閉。用赤龍右攪之者七,左攪之者九,漱者十有六,琢齒者二,于是分三咽焉,先右,次左,次中,此陰爻者也。 內(nèi)丹之基,資火乃成(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閉氣三十有六,其數(shù)足矣,出而復(fù)閉。用赤龍左攪之者七,右攪之者九,漱者三十有三,琢齒者三,于是三咽焉,先左,次右,次中,此陽爻者也。凡閉氣一百九十二,以火二八兩之,所謂火候者也。 …
-
【弘道讀經(jīng)會】敬惜字紙 下筆慎重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文/陳景展 經(jīng)文說:“勿棄字紙。”我對八仙宮的一個李爺,印象很深。我們做的香有個包裝紙,大眾在請完香之后要把包裝紙撕掉然后敬香,一般情況下旁邊是有廢紙簍的,專門放拆下來包裝紙的廢紙簍,還有普通的垃圾箱都可以去放廢紙,但是很多人懶得走這么幾步,哪怕垃圾箱或廢紙簍就在旁邊,也懶得去放廢紙,就隨手丟下很多廢紙。 敬惜字紙(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李爺每天一到5點鐘,大家都休息了,香客也都走開了,他就去撿這些上面有字的廢紙,這還不算…
-
劉笑敢:道法自然 老子的“自然”是“人文自然”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騰訊道學(xué)北京訊 陶然) 老子,崇敬自然,盡人皆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謂“自然”?在當(dāng)下社會又如何實現(xiàn)“自然”?2015年10月11日晚,第十九屆湯用彤學(xué)術(shù)講座應(yīng)邀香港中文大學(xué)著名教授劉笑敢在北京大學(xué)作了題為《析人文之自然:從古代理想到現(xiàn)代思考》的講座,并為現(xiàn)場聽眾答疑解惑。指出老子的“自然”是“人文自然”,是人類文明中自然而然的秩序,經(jīng)常與圣人、道、萬物以及百姓聯(lián)系在一起,而非個體生命或個體存在。 香港…
-
《道樞》(二十一):太極篇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身有橫津,太極之根;葆其中黃,形可長存。 束陽子曰:人受中氣以生,與天地同于一稟者也。《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大中之謂也。《春秋傳》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人之就胎,其腎先受形焉,次之以生五臟,故腎為命門者也。其左為少陽,為天,為日;其右為太陰,為地,為月,是一身之太極判而始生者也。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太極常若也;人之所以長生久視者,以中氣不失也。故古先至人言養(yǎng)生者以身之中謂之黃庭焉。黃者,中…
-
【弘道讀經(jīng)會】勿宰耕牛 焉知夙生非爾眷屬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經(jīng)文說:“勿宰耕牛”。道教戒律里有一首《勸殺牛歌》,非常地短,是專門勸殺牛的。歌曰: 我勸世人,勿食牛肉。服耕效勞,反遭殺戮。爾食何來,忍為烹鬻。吁嗟此牛,莫云是畜。六道輪回,互相報復(fù)。焉知夙生,非爾眷屬。豈謂無知,臨死觳觫。口不能言,流淚若哭。皮解體分,猶張兩目。目匪徒張,看爾反復(fù)。能保他年,不變?yōu)闋佟D钗彝澘v欲。只愛口甜,不思中毒。有飯充饑,得蔬已足。適口物多,何必牛肉。鑒戒甚明,勿食是福。 勿宰耕牛(資料…
-
《道樞》(二十):黃庭篇
玄門講經(jīng)2017-06-14
道樞卷之七 至游子曾集 黃庭篇 內(nèi)景之學(xué),蓋有二家,榷其至當(dāng),其思無邪。 人之絳宮者,上清也,其名曰紫霞。蓋身之中五行混然而聚,至靈之氣者也。 三魂者,一曰胎光,其居上丹田;二日爽靈,其居中丹田;三曰幽精,其居下丹田。 下丹田者,下關(guān)元也。其名日命關(guān)、曰金關(guān)、日玄關(guān)、日死生關(guān)。 二腎者,其左少陽,其右太陰;上通于諸脈,及于經(jīng)終,此密戶也。 二腎所生,如日月之氣常隨呼吸而出入焉,內(nèi)灌于生門,上入于泥丸,上下通流如日月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