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福財神財帛星君李詭祖的傳說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7-02 瀏覽次數:次
1. 太白金星下凡的傳說
南北朝時期,淄川五松山下一家李姓農戶生了一個嬰兒。嬰兒出生的時候,有一道金光穿透屋頂,直沖天上,驚動了一個在山中修煉的神仙。這個神仙掐指一算,知道這個嬰兒是天上太白金星下凡。太白金星姓李名字叫長庚,是天界的金神,也叫財帛星君。他不但管著天上的金銀財帛,還管著凡間官吏的福祿升遷和平民的衣食住行。看到太白金星下凡,這位神仙搖身變作一個跛腳道人,來到李家門前。他告訴孩子的父親說,這孩子出身高貴,需用心教育,將來必有大用。并親自為孩子起名叫詭祖。
2. 曲梁縣令治水妖的傳說
李詭祖長大后才學出眾,品德高尚,北魏孝文帝年間被任命為曲梁縣令。古時的曲梁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鄲曲周縣。那里地勢平坦,水患頻發。老百姓說那是水妖作怪。李詭祖在老家學到降服水妖的本領,最善于降妖捉怪,于是帶領老百姓降服了水妖,治理好了水患,使老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不管是在曲周當縣令還是在淄川老家,他一生忠厚仁德,樂施好善,扶危濟貧,深得老百姓的愛戴,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李相公。李相公去世后人們將他埋葬在他的故鄉淄川嬤嬤幢,并在他的墓前建了一個祠堂,叫李相公祠。一年四季,香火不斷。
3. 李相公現身淌錢眼的傳說
淄川城東面是連綿無際的群山,叫東山。東山的邊沿有一道嶺叫天齊嶺。天齊嶺的北端叫嬤嬤幢。李詭祖的陵墓和李相公祠就在嬤嬤幢西面的山谷中。嬤嬤幢東側的山谷中有一個地方叫淌錢眼。淌錢眼就是山巖上的一個石洞,洞口很小,人只能伸進手去,可是深不見底。
古時候有祖孫兩人靠要飯為生。這天沒要到多少東西,兩人又累又餓,就坐在路旁休息。老婆婆望著饑腸轆轆的孫子,十分心疼,就自言自語地說:老天爺,你就發發慈悲,救救我們吧。”話沒說完,就聽到身邊山巖上的石洞里有聲音,然后從洞里滾出一個金元寶。祖孫倆在驚喜之余,對著石洞就磕頭。這時飄來一個白胡子神仙,對老婆婆說:老人家,我是嶺上李相公。石洞里有元寶,你要多少就能淌出多少。”老婆婆說:大慈大悲的財神爺呀,一塊元寶已經足夠了。但我們莊上吃不上飯的人還很多呢。”神仙說:那就讓村里人都到這里來拿元寶吧。”說罷就不見了。村里人聽說后都來拿元寶,每家只拿一個,從不多拿。于是人們從此都過上了幸福生活。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神,于是人們把李詭祖當成財神爺供奉,李相公祠也就變成了財神廟,而這個向外滾元寶的石洞也有了名字,就叫淌錢眼。
4. 李掌柜夢遇財神爺的傳說
隋文帝年間,我們淄川縣的周村有一個李掌柜,在齊州府(濟南)經營一家財帛永興”絲綢店。這年農歷七月二十一日夜里,他一連做了三個完全相同的夢。夢中來了個老人,一進門就說:明天是我升仙的日子。誰給我過,保證他財運亨通,生意興隆……”李掌柜為討吉利,于是第二天一早就根據夢中老者的囑咐,燃放鞭炮,奉獻香火。那天來看熱鬧的人很多,看完后都到店內買綢布,本來冷清的生意立馬紅火起來。后來,每到七月二十二這天,濟南、淄川、濰縣、即墨等地的商鋪紛紛效仿李掌柜的做法,于是形成了在這一天祭祀財神爺的習俗。后來這一習俗傳遍全國各地,于是人們把這一天定為財神節。中國民間的大百科全書《玉匣記》記載:七月二十二,增福財神圣誕。老黃歷上則說,七月二十二,財帛星君圣誕。
5. 唐高祖封財神的傳說
唐高祖李淵的夫人生了一種怪病,就像鬼纏身一樣,晝夜不得安寧。看遍了國醫圣手,都不見好轉。于是李世民發榜在全國征求神醫。這時一個云游道人來見李世民,他說我大唐王朝殺戮過多,游魂冤鬼找不到歸宿,所以遷怒于太后。齊地淄川有一個神仙姓李名詭祖,是圣上本家。這個李神仙主裁陰陽兩間冤獄,最能驅神役鬼,祛病消災。你可以在太后住的地方設立李神仙的牌位,求李神仙顯靈,保證能醫好太后的疾病。李世民就照著辦了,太后的病果然好了。李淵感激李神仙的神功,于是就封李詭祖為都天致富財帛星君”。
6. 王元寶發跡的傳說
王元寶是唐朝有名的財主,據說他家的地都是用黃金鋪成的。但王元寶最初是長安一個小商販,原名叫王二狗,他往返于淄川和長安之間販運絲綢,獲利不多。這天在淄川城里住客店,又遇到小偷被偷得身無分文。王二狗覺得活著沒了意思,就要上吊。還剩一口氣的時候,他看到一位老人,王二狗認得他就是當地的財神爺李詭祖。財神爺對王二狗說,你命里有大富大貴,怎么可以尋死呢?你難道不知道淄川出琉璃嗎?說完留下一個元寶就不見了。王二狗受到財神爺的指點,就利用財神爺留下的這個元寶開始往長安販運琉璃。由于他是販運琉璃的第一個人,利潤很豐厚,幾年間就發跡成為長安的大財主。發財之后的王二狗覺得自己名字不好聽,也是不忘救命恩人,就改名叫王元寶。
7. 孫朝陽發跡的傳說
傳說河北樂亭有一個叫孫朝陽的商人到山東做生意。在青州西邊的山中遇到強盜,財物被洗劫一空,伴當也被殺死,只有他一人逃了出來。孫商人在青州的大山走了三天三夜才從山中走了出來,來到淄川地界。沒有了盤纏,無法回家,只好要飯為生。聽人說淄川東山上增福財神廟里的財神很靈驗,就前去求財神。他在財神像前拜了三拜,口中祈求財神保佑。拜完了財神,他起身就走。不巧腳下踩到一塊石頭,絆了一個大跟頭。他爬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土,心想,財神爺也看不起我這落魄的人,竟然對我開這樣的玩笑。可是低頭一看,腳下竟是一塊金燦燦的金子。孫朝陽先是大驚失色,后是大喜過望,倒頭又拜,感謝財神爺對他的眷顧,并且許下心愿,等回到家鄉就給財神爺立廟,然后再來迎請財神爺真身到家鄉,日夜祭拜。孫朝陽用這塊金子兌換了錢幣,從此一路大發,很快就賺了大把的銀子,于是衣錦還鄉。第二天就在家鄉請了風水先生,修建了財神廟,迎請增福財神真身到樂亭。后來財神廟香火旺盛,祭祀綿綿不絕。財神廟周邊人家也越來越多,后來就直接以財神廟命村,一直延續到今天。
8. 財神爺點化懶漢的傳說
有兄弟二人相依為命,家里一貧如洗。哥哥總想怎樣能發點大財才好,于是他打發弟弟去種地,自己天天到嬤嬤幢財神廟里燒香磕頭,祈禱財神保佑自己發大財。一天,財神化作他弟弟的模樣,也來到財神廟,哥哥一見弟弟就生氣了:你不去好好種地,跑到這兒干什么?”弟弟說:哥哥您天天在財神面前燒香磕頭,希望財神保佑發大財,我也想發財,所以向哥哥學習,也來燒香磕頭。”哥哥說:你不去種地,不去播種,以后哪有收獲?”呀!原來一定要播下種,這才能有收獲啊!哥哥你為了發財,播下了些什么種呢?”哥哥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這時財神現出了原形,語重心長地說:不播種就沒有收獲,不勞動就不會發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分汗水一分成果啊!”
9. 金子引起的福與禍
宋太祖年間,嬤嬤幢上的增福財神與山神和土地為鄰。看到有名字叫冕和璜的弟兄倆每天都在山谷中勞作,非常辛苦。土地就對增福財神說,上仙你掌管著天下金銀財帛,為什么不賞他們一點,也好讓他們孝敬他們的母親?財神說,他們福淺,擔當不了大富貴。山神說,他們誠心誠意拜你,為什么這樣說他們呢?財神說,你們不知道家貧出孝子嗎?我這是為他們母親著想而已。土地說,你先施舍給他們讓我看看,我才信。財神無奈地說,福和禍是有聯系的,看似是福,卻也隱藏了禍,要是出了問題,可是你們的罪過。于是將一塊金子丟到了弟兄倆干活的地里。冕首先看到了金子,然后拿給璜看,二人大喜。都說,這是咱老母親有福呀。回到家里,冕的媳婦說,金子是冕發現的,我們應該多分。璜的媳婦說,見面分一半,為什么你們就多分?于是大打出手,以至于到縣衙打官司。老母急火攻心,竟一口氣喘不上來,去世了。天齊嬤嬤對財神、土地和山神說,草菅人命,是你們的罪過。三個神仙面面相覷,不知說什么好。
(本文作者:韓其芳(淄川文化學者) 鞠志國)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