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道樂整理者喇萬惠道長[近現代時期]
欄目分類:道教人物 發布日期:2017-06-22 瀏覽次數:次
喇萬惠道長做科儀(照片提供者:張永春道長)
喇萬惠,湖北均縣(今丹江口市)城關人。八歲于武當山出家,皈依華山派。先于子孫堂攻飛儒業,不到十歲即能背誦《四書》、《五經》。十一歲學會吹管、笛,十二歲會早晚功課韻。十五歲當經師,十七歲又投師太和宮天合樓,學正一法事,到二十歲止,凡全真齋醮、正一科儀皆已通曉自如。1933年,在武當大道觀、漢陽玄妙觀任高功。1939年返回武當山,后離廟觀做正一散居道士,住官山西河一帶,在民間做道場。1956年,國家有關部門挖掘整理道都間樂,隨在廟道人組班到襄陽表演,獲襄陽地區文化局組織的民樂匯演一等獎。1979年,返回武當廟觀,協助整理武當道教音樂。1982年7月籌建武當道樂班;1984年8月,宗教活動恢復后重任高功。1986年6月開始,為《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集成湖北卷》回憶提供資料。歷時三年,終于協助整理得以出版《中國武當山道教音樂》一書。喇道長一生從事道樂活動達八十年,對武當道教音樂所付出的心血是可以想見的。
喇道長為人爽直,善言談,不拘小節。他對修道的看法是,酒肉穿腸,戒而不禁。其解釋是,出家是一種信仰,但如果這種信仰太機械、太形式,它反而違背了信仰的本義。比如,喇道長也吃肉,也喝酒,也抽煙,這或許出自正一道的無規之矩,也或許是喇道長多年散的習慣,但他說,這并不妨礙向道之心。土理生萬物,萬物都供養人,沒有哪該吃哪不該吃的,只是你莫要貪。人有貪心背了道。人沒貪心處處都是道心;蛟S正因為喇道長這俗而不俗的信仰和哲學,使他在散居的多年中,與地方民眾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系。
1991年,喇萬惠道長善終于武當紫宵宮,享年九十歲。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