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協會長前任會長陳攖寧[近現代時期]
欄目分類:道教人物 發布日期:2017-06-21 瀏覽次數:次
陳攖寧 道號圓頓子”,生于清光緒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懷寧,世居安慶蘇家巷。 幼承家學,熟讀儒典。十歲讀《神仙傳》,即萌生學仙之念。稍長,考中秀才。因患癆疾, 從叔祖學醫,同時試做仙道工夫,逐漸恢復健康。1905年考入安徽高等法政學堂,兩年后癆 疾復發而輟學。1908年起,為了學習養生方法,他離開家庭四處求師,得到一些丹法口訣, 然未遇深諳丹道之煉師,悵然而返。1912至1914年,住在姊丈喬種珊家,日往上海白云觀通 讀《道藏》,遂探得道教丹術之底蘊。為了有所比較,他又去杭州海潮寺華嚴大學閱讀佛經 。旋赴北京,尋訪高道,未遇。1916年陳攖寧由京返滬,與西醫師昊彝珠結婚,夫妻二人在 上海民國路自設診所行醫。1922年至1932年,陳攖寧與同志數人在家中進行了數百次外丹試 驗,終因軍閥混戰和日寇侵滬受到破壞,未獲最后成功。1933年,張竹銘醫師在滬創辦《揚 善半月刊》,特辟答讀者問專欄”,請陳攖寧主筆。陳攖寧利用這個陣地,大 力提倡仙學”,團結了眾多好道之士,使之成為當時全國研究仙道的中心。 1937年8月,日寇進攻上海,(揚善半月刊)被迫停辦。1939年,創辦《仙學月報》。其對道藏 書目重作分類,將七部十二類的舊名目一概取消,只就道藏原有1500種書的性質分為道家、 道通、道功、道術、道濟、道余、道史、道集、道教、道經、道誠、道法、道儀、道總等14 類。1941年夏,該刊又因上海局勢險惡而停辦。此后,陳攖寧仍然堅持仙學的研究,并傳授 弟子。1953年,浙江省政府聘請陳攖寧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1956年,其與各地道教界人士 發起籌備全國道教組織。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成立后,當選為副會長兼秘書長。1961年, 當選為會長,并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革” 期間,中國道協被迫停止工作,陳攖寧深為抑郁惶恐,心力交瘁。1969年5月25日,陳攖寧因 肺癌病逝于北京醫院,終年89歲。
其著作頗豐,涉及內容有丹道、史論等,共計有《 黃庭經講義》、《道教起源》、《教理概論》、《靜功總說》、《老子第五十章研究》、《 靜功療養法》、《仙與三教之異同》等近30余種。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