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教您三大祛濕法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20 瀏覽次數:次
已入深秋,氣溫驟降,偶爾也會下場秋雨。人體的濕氣會加重。那濕氣重有什么癥狀,今天和您分享中醫推薦的3大祛濕方法,濕氣重者不妨試試效果。
中醫認為,濕氣重的原因有內外之分,相應地濕氣也有內濕與外濕。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臥濕地而致病;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濕氣重的原因有內外之分,濕氣重的治療還分男女。
濕氣重的癥狀
脾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與其它的淋巴器官構成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的功能是消化吸收,是五臟生理功能的中心和五臟的基礎。
中醫認為,很多疾病都是因為脾虛導致的,因此脾虛肯定會出現心血不滋、肝氣不足、肺氣虛衰、腎氣衰微等癥狀。
脾則開竅于口,脾虛人群有如下癥狀:口干舌燥;經常性的口腔潰瘍;舌苔白厚有異味;唇無血色;面色蒼白;瘦弱;大便不成形。
健脾祛濕方法
1、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濕氣。
2、鍛煉運動法
一般情況下體內濕氣重的人,都是因為總吃油膩的食物以及缺乏運動導致的。這類人總會覺得身體重,四肢沒有力氣不喜歡活動,但是你越不愛運動,體內的濕氣就會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病癥。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飲食調理法
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
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姜、蒜,而針對體內的濕氣,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里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癥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于淋雨后預防感冒。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