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長壽太醫的9步養生法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明朝太醫劉純,享年126歲。他是劉完素的九世孫,被明清兩朝太醫院尊為太醫保護神。他奉旨以囚試醫,帶領醫官經過六十六年的努力,總結出一套預防疾病的養生法。
1.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涼開水。
這就是明朝太醫劉純說的:“晨起胃氣最弱,故爾飲涼水以激胃氣,此為養生第一。”也就是說,人剛睡醒的時候胃氣最弱,還不能吃東西;只能喝涼開水去刺激胃腸道,使得下丘腦產生饑餓感。
2.午飯了,你要首先要喝豬蹄熬的保元湯,然后吃粗糧,以及小菜。
劉純說:“午時喝保元湯勿食肉,進補而避肉毒,又進粗食小菜以裹腸毒,謂之七分飽,此為養生第二。”肉湯可以分別是牛筋湯、豬蹄湯、羊蹄湯、肉皮湯、鯽魚湯、牛肉湯、排骨湯、雞湯。粗糧可以分別是玉米、小米、蕎麥、大麥、豆類、紅薯、芋頭等。小菜可以分別是土豆、柿子茭、蘿卜、茄子、冬瓜等。
3.避肉毒、裹腸毒、七分飽。
什么叫避肉毒?明朝太醫劉純說:“肉湯不害人。而肉塊入腹、變生肉毒、極害人矣。”就是說,肉湯直接被人吸收,幾乎沒有糞便,不會傷害人。但是吃進塊狀的肉類,在結腸內形成糞便,就會很傷害人。
4.午飯之后要散步半小時,然后午睡。
劉純說:“飯后小憩、以養精神,此為養生第三。”
5.午睡之后要喝果汁,這是補充維生素的時候。
下午要做健身。劉純說:“申時、動而汗出、喊叫為樂,此為養生第五。”每天下午大約4點的時候,是人體新陳代謝率最高的時候,此時鍛煉身體不容易受傷。有人說,每天忙極了;哪有時間做健身。告訴你,抽出半個小時就行了。現在有人愿意練氣功、練武術、練健美都很好。
6.不要吃晚飯。
劉純說:“過午不食、去肥氣而養胃氣,此為養生第六。”
原文的意思是提倡不吃晚飯,中醫和佛家都有“過午不食”的教誨。過午就是過了13點,結合實際情況,可以調整為晚飯少吃,并且保持清淡,可以吃一些粥類,加點水果,保持七分飽即可。
尤其是小孩子,如果晚飯吃得很飽,那么極易發熱。即便是年輕人,如果晚飯吃得很飽,那么極易做噩夢而損害大腦。況且老年人,如果晚飯吃得很飽,那么極易發生猝死。
7.睡覺之前要燙腳。
這就是明朝太醫劉純說的:“臨睡燙腳、溫經絡以升清氣、清氣升而不死。此為養生第七。”燙腳的水應當是滾開的,先用開水熏腳,然后用熱水泡腳;水變溫之后再把腳擦干。
8.一個人必需有宗教信仰。
明朝太醫劉純說:“信佛而通達、通達而知足、知足而不惱、不惱而常樂、常樂而不病、故佛乃上工,此為養生第八。”
9.每個月要清腸一次。
這就是明朝太醫劉純說的:“人欲長生、腸欲常清、逢月圓而清腸、瀉污濁而去毒,此為養生第十。”結腸是人的垃圾桶,因此一個人每月應當選擇一天清腸。可以用開水沏5-20克番瀉葉喝。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