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靜坐的智慧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道家在養生法中曰:“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
又曰:“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道家靜坐的智慧,被后來的實踐和現代科學所驗證。
我國文壇巨匠郭沫若留學日本期間,由于學習緊張、用腦過度,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癥,整天沒精打采,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一次偶然機會,他在舊書店中購到了《王陽明全集》,并發現書中有“靜坐”一章。郭老懷著試試看的心態,每天對照練習,結果兩周后便出現奇跡:整夜酣然入睡、頭昏心悸消失、記憶力恢復正常、頑疾竟獲痊愈,從此他便—直堅持這種養生療疾之法。郭老活了87歲,這與他一生常習打坐是分不開的,他曾意味深長地這樣講過:“靜坐于修養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贊成朋友們靜坐。我們是以靜坐為手段,不以靜坐為目的,是與進取主義不相違背的。”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與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參加冥思靜坐可調節神經系統,最終有助于釋放壓力、提高睡眠質量、增加疾病的抵抗能,以至延長壽命。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和馬里蘭州大學哈里博士經五年研究后認為:“冥思靜坐可對視力、血壓、認識功能的激素水平提高大有好處,另可治療許多不治之癥和心臟病、關節炎等慢性病。”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外科醫生伯尼·塞格爾也認為:“沉思冥想是松弛思想的行動,可治視為絕癥的艾滋病和癌癥。”
荷蘭科學家研究表明:靜坐沉思者比其他人致病的可能性低50%,在感染威脅生命的重病方面低87%。另外科學家還發現,靜坐時大腦中出現的大量波,可明顯促進一種荷爾蒙激素的增長,從而會使血管擴大和血液暢通,會使人體機構組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所不可缺少的物質——三磷酸腺甙明顯增高,會大大增加人體的免疫功能。
現代科學說明,靜坐可使繁忙緊張的心態得到松弛乎靜,使體內壓力恢復正常,并能使人體內的溫度、血液的酸堿度、血壓、血糖、血脂以及鉀、鈉、磷等穩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可起到療疾健身的作用。實踐證明,靜坐有助于肺結核、神經官能癥、神經衰弱、心臟病和頭痛、失眠、高血壓等疾病的治療,另外對排除心理障礙、增強耐寒和消化能力也有良好的作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