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應清腸,大雪宜進補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8 瀏覽次數:次
毛主席寫的那一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讓人浮想聯翩,在大雪這個節氣上,天地間就是這么一幅詩一樣的畫面。銀白色的積雪蓋住了大地,卻沒封住人們的胃口,相反,餐桌上正是一派熱鬧景象。在這個節氣上,大雪紛飛,天氣寒冷,為了吸取足夠的能量來抵御風寒,人們都開始進補了。如果在小雪時節清除了體內的垃圾”,那現在您可以放心地滋補身體了。
大雪是寒季,在一年的六個季節中,人體的能量是風季發,暖季生,熱季榮,雨季化,干季收,寒季藏。所以在大雪時節,您要做好內在陽氣的保養和封藏工作,盡量減少消耗,不熬夜、不做劇烈運動,不大喜大悲,使精神內守,這樣身心才能安穩。
此時,養生有兩個重點,一是補,二是藏。也就是說,既要補得進來,又要藏得住。氣血雙補的名方——八珍湯”在這時是理想的補品,適合大眾服用。再結合艾灸來溫通經絡,能使氣血更好地封藏于腎中。
大雪進補最佳處方:
經絡方:艾灸足三里。
食療方:當歸、川穹、白芍、熟地、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燉雞燉肉。
瑜伽方:有空就練習懶人伸腰式”。
艾灸:家中必不可少的保養專家”
這天,好朋友小林來家里做客,他在我的影響下,對養生越來越感興趣。
這是什么呀?”我跟他聊天的時候,他發現了我桌子上的艾草條。
我說:這可是治百病的寶貝呢,把它一端點燃去熏烤穴位就是中醫經典的治療方法——艾灸,它與銀針扎穴共稱為針灸。”
噢,原來這就是艾條呀。書上說經常艾灸能緩解冬天手腳冰涼、夏天多汗的癥狀。真的有這么神嗎?” 我把艾草條的一端點燃,在他的足三里穴位上方三四厘米處灸烤。大概烤了1分鐘,他覺得燙了,我就把艾草條拿開。隔了一小會兒,我又拿回來再烤,這樣連續重復了七八次。他捂著肚子說:哎呀,太舒服了,感覺有一股熱流一直走到胃里,像一杯熱湯下肚一樣,里面暖暖的。你聽到沒,肚子里還‘咕嚕咕嚕’地叫呢。” 這就叫循經傳感”,足三里屬于胃經,灸烤它就相當于給您的胃經注入了能量。然后,能量會沿著經絡一直傳到與之相聯系的胃里,然后把腸胃的虛寒驅散開,胃痛、胃炎一類的問題就能改善了。 這僅僅是一個足三里,如果我用它來灸烤腎俞、太溪一類的穴位就可以補腎。用它灸三陰交、八髎穴就可以治療痛經、宮寒一類的婦科問題。冬天灸烤關元、肚臍,夏天就不怕熱,夏天灸一灸冬天就不怕冷。一根草藥條在手,能祛除寒和虛導致的一切問題,是家中必不可少的保養專家”。 大寒正是寒氣旺盛的時節,在這時您可以灸肚臍、足三里、三陰交穴及關元穴,這四個穴位是祛寒補虛的絕佳組合。一周灸上兩三次,可以大補元氣、溫通經絡、祛寒活血。 通過飲食來進補,得分清體質。就一家人來說,熬一鍋藥膳很難照顧到每一個成員身體的狀況,但有了艾草條就不用犯愁了,艾灸穴位比藥補穩妥,更為方便。給父母灸一灸可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夫妻倆相互灸一灸可以強腎健體,提升生活質量,改善亞健康;給孩子灸一灸可以增強孩子抵抗力,讓他健康成長。
氣血雙補,人間可尋八珍湯”
在立夏時節,從四君子湯”中獲益的那個史大哥把這個方視為神方。凡有跟他情況類似的朋友,他都會推薦這個方子。這一晃就到了大雪,他打電話給我說,他母親這一段時間體力不太好,總是沒精神,頭昏眼花、四肢乏力,問我可不可以喝這個湯。 我說老人家年齡大了,往往氣血都會虛,所以需要氣血雙補。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再加入四物方”就適合老人家補氣血了。 這四君子湯”與四物湯”都是中藥方劑里的重頭方,一個是補氣名方。一個是補血名方。這兩個合并在一起,就是大名鼎鼎的八珍湯”,能氣血雙補。 這個方子由當歸10克、川穹5克、白芍8克、熟地15克、人參3克、白術10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組成,雖然看起來有點復雜,但用起來簡單得很。您到藥店按劑量抓好,拿它燉雞燉肉就可以。 老人家每個月喝上幾副作為保養,不但可以增強體質、補養氣血,還能延緩衰老。女人經期過后喝上四五天,就能把內分泌調理得很正常,像臉色發黃、頭發枯黃、容易疲勞、手腳冰涼、月經不調、貧血、更年期、病后及孕后虛弱這一類問題就可以用它來調理。 大雪過后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機,您的身體沒什么毛病也可以在這時喝一喝八珍湯”,能讓您過個舒舒服服的冬天。 有人問我健康長壽靠什么。我說,無非兩個字——氣血,這兩樣是生命的基礎,我們的內臟都要靠氣來推動,血來營養。氣血調和則五臟安,氣血不和則疾病生。氣虛的人容易疲勞、情緒消極、什么都不愛干。別人覺得他很懶,其實他是氣不足了。而血虛的人火氣大,容易犯急、暴躁,愛發脾氣,別人說這個人脾氣怎么這么差,其實他是體內的血虧了。 從這個節氣開始抓緊行動,多做鍛煉,減少消耗,適時地配合喝八珍湯”來調養,就能很好地補足氣血,而您的人生也會走得更遠。
不睡覺就能緩解疲勞的懶人伸腰式” 我住的小區里有一群熱心腸的老太太,她們聽說我是瑜伽老師之后,隔三差五地來我這串門,問問關于養生方面的問題。 這天,他們一見我就來精神了,幾位阿姨都湊上來讓我教兩招。我問他們需要哪方面效果的。一位陳阿姨說:我們這工作一坐坐一整天,老坐著反倒比站著還累,越坐越沒精神,一下班就腰酸背疼的。有沒有什么招式能讓我們不挪地就可以練,還能松松筋骨、緩解疲勞的?” 一想也是,像司機、教師,還有像居委會阿姨這樣長期坐辦公室的人,他們幾乎都有職業病,比如說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什么的,就是因為他們長期保持一個姿勢,經絡得不到伸展,氣血得不到流通。 于是,我教給了她們一招懶人伸腰式”。從這以后,居委會再也沒有誰的肩背不舒服過,而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這個體式是怎么做的呢?其實很簡單。每當您感到疲勞了,就把椅子向后挪挪,雙腿向前伸直,腳尖向著身體的方向回勾,腳跟蹬地。同時雙手十指交叉相扣,手心向天空方向翻轉,手臂伸直,盡量充分地向上伸展,找脊椎被拉開的感覺。保持這個姿勢呼吸5乣10次就可以了。 很簡單吧,但效果絕對不簡單。您把腿伸直,腳尖向回勾就可以拉伸到膀胱經,從而加速膀胱經排毒。膀胱經貫穿腰背和腿部,像平時因為久坐而感覺背部沉重、腰部酸痛、小腿酸累等,都與這條經絡氣血不通有關。腿伸直,腳尖向回勾就能激發到膀胱經,緩解腰背和腿部的酸累。 雙手向上伸展能刺激到體側的肝膽經。我說過,膽經就像一架電梯,能把所有臟腑的陽氣提升起來。您一伸展雙手,就像按下了膽經這架電梯的開關”,陽氣就送上來了,人自然就會精神飽滿、活力十足。 還有的人性格很內向,心情很壓抑,對生活沒有激情,覺得干什么都沒有意思,這也跟他體內陽氣不足有關。伸展一下膽經,陽氣有了蒸騰向上的動力,人就又會開朗、陽光起來。 寫到這,我也在桌子上趴了一個多鐘頭。于是我把椅子向后一推,順勢來了個懶人伸腰式”。就這么簡單的一招,疲勞頓消,腰背的酸痛感也沒影了,所以您累了就試試吧!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