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宇烈:宗教場所變景點是踐踏傳統腐蝕文化
國學資訊2016-07-15
樓宇烈教授(圖片來源:資料圖) 編者按: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自東漢初年傳入我國后,至今已發展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的主要載體佛教建筑大多與我國的美麗山水相結合。這筆有形的遺產和無形的佛教文化逐漸成為吸引成千上萬游客的重要旅游資源。 本文作者樓宇烈認為,宗教場所不應該變成一個旅游景點,它有旅游景點的功能,但是不能夠把它變成旅游景點來進行旅游產業的操作,這些界限如果不劃清的話,結果就是踐踏傳統,腐蝕文化…
-
周恩來與道家文化:把政治管理當作一門精湛的藝術
國學資訊2016-07-15
本文摘自《大智周恩來》,作者 胡長明,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周恩來與道家文化 在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中,有不少人通曉中國傳統文化,而周恩來和毛澤東又最為突出。周恩來幼承庭訓,求學期間又刻苦自勵,對博大精深的國學涵詠默會,故對于儒、道、墨、法等傳統學派均有精到的體悟。但中外人士談及周恩來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時,大多十分強調儒家文化對他的影響,這方面的言論實在是不勝枚舉。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指出:周恩來的教養,來自孔子的修…
-
習近平:交朋友要像做佛跳墻功夫菜
國學資訊2016-07-15
佛跳墻這道菜,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道福建名菜,是慢功文火燉出來的滋補佳品。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和柬埔寨親王西哈努克等國家元首,都品嘗過這道中華名肴。那么,問題來了:佛跳墻和交朋友有什么關系? 5月18日至20日,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 馬占成 攝 十世班禪額爾德尼向周總理敬獻哈達。攝影:金持元(圖片來源:中國西藏) 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統戰…
-
亂改地名就是沒文化
國學資訊2016-07-15
地名是中國的歷史坐標,離開了這些坐標,歷史的空間就無法準確復原,國家民族和家族個人的記憶就會斷裂消失。所以,保持地名的延續性,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做法。 近日,在全國地名文化建設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要抓好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慎重改名,地名要記得住鄉愁。之前也有學者對改名風潮表示痛心,認為丟失了文化記憶,對此我很有同感。 我小時候家住濮陽,這已然是個古老地名,戰國時期就有的名字。濮陽城外有座小村莊叫戚城,村里孩子有時會和…
-
如何保護和繼承“老字號”
國學資訊2016-07-15
老字號是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 現代經濟的發展,使老字號顯得有些失落。由于各種因素制約,很多老字號也存在人員老化、品牌弱化、理念僵化等問題。要想保護和傳承好食品行業老字號,必須下大力氣,應做到六個強化。 第一,強化需求市場研究,準確定位。時代在不停的變換,市場消費者是不斷變化的,老字號想要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對…
-
陳丹青:所謂教養就是細節
國學資訊2016-07-15
我 到羅馬旅游,找到兩條專賣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進去看。有一家進去后,我就埋頭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老先生問價錢。問了幾件,老先生都說不賣,我 說:為什么不賣呢?他就說實話了,他說:這是我的店,你進來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問我賣不賣,我不賣。在羅馬,這文藝復興的故國, 不經意之間,小時候文革知青那種沒教養,那種粗鄙的人格,就露出來,這位老人把我點醒了。 有 一次在大學廁所里正解手,一個儀表堂堂的青年,二…
-
盤點被誤讀的"俗話說":狗屁不通原是狗皮不通
國學資訊2016-07-15
小時候,大人們常常會用俗話說得好這樣看似權威的句子來教育我們,單純的我們幾乎從不質疑。然而,我們雖然用不到黃河心不死來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那真的要去黃河嗎?用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來形容達到某一目的必須付出相應代價,就真的要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嗎? 你們知道嗎?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俗語都把你們給騙了!趁著時下的漢字熱、國學熱,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年我們誤讀的俗話說。 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一個女人即…
-
傳承南孔文化 復興歷史文脈 儒家文化潤衢州
國學資訊2016-07-15
衢州孔廟孔子像 CFP 浙江衢州素有東南闕里、南孔圣地美譽,是孔氏南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在浙江的歷史文脈中具有獨特優勢。擁有珍貴歷史文化遺產,要如何珍惜、發揚光大? 衢州市委書記陳新這樣闡釋:歷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復興歷史文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儒學真諦在現代實現有效轉化。 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有教無類 衢州開化縣齊溪鎮中心學校,雖然地處深山,但教學設施一點不比城里學校差。新建的教學樓配備了高科技的信息化課堂,學生們…
-
龐樸:仁心樸厚成大儒
國學資訊2016-07-15
龐樸,1928年10月生于江蘇淮陰,是我國著名哲學家、中國哲學史專家、文化史專家。歷任山東大學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副總編輯、《歷史研究》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類科學文化發展史》國際編委會中國代表、國際簡帛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儒藏研究中心總編纂、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儒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世界在本質上是統一的,同時又是三分的;統一是三分…
-
劉道玉:大學生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
國學資訊2016-07-15
我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近60年了,雖然有著年深月久的經歷,但有一個問題卻始終困惑著我:大學生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是高學歷和高學位嗎?但并不是每一個獲得大學畢業文憑甚至高學位者,都能夠成為杰出的人才;相反的,有些沒有進過大學的自學青年,也有不少人成為優秀的人才。是名校和名師嗎?但并不是每一個進入重點大學的人,或是師從名家的人都能夠成為杰出的人才,而有些沒有進入名;驈拿麕煹那嗄,也有不少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華羅庚先生是由初中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