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服飾之道冠
道家法事2017-06-26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為黃冠、五岳冠、星冠、蓮花冠、五老冠等五種。 黃冠:又稱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稱冠子。月牙狀,下沿有相對兩孔,穿過木簪,可以別在發髻上面。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師之后即可戴此。冠頂兩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傳說全真祖師丘處機掌教之時,元代皇帝曾賜給他一塊金子和一塊玉石,要他戴在頭上,丘處機當即運用道家內功,調動體內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
-
道教法器-天篷尺
道家法事2017-06-26
天蓬尺是一種道教的法器,又稱法尺,外觀是一根四面刻有符咒的四棱方形短木棍。 《道書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類也。長形刻度。法尺為桃木制或鐵制兩種,天蓬尺多為四棱,六面分別刻有二十八宿,日月,紫微諱(中極紫微大帝的名諱),天蓬諱(天蓬元帥的名諱),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即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在東晉的神話小說《搜神記》中,提出過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觀點)。揮動法尺,意思是…
-
道教法器之斗燈
道家法事2017-06-26
斗燈,是道教舉行祈安禮(拜)斗科儀時所用之物。道教認為斗星司生司殺,執掌人之壽夭、富貴、爵祿。根據人的出生時辰,科儀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官,禮斗法會目的是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斗燈往往由油燈、米斗、斗燈傘以及安奉在斗米上的鏡、劍、秤、剪、尺等五種法器組成,以符合五方五行之數。斗燈的整體造型體現了天圓地方的傳統宇宙觀念。其底部為方斗,以象地方;中有圓形涼傘,以象周天。涼傘又稱華蓋,下有斗簽,書有星辰圣諱。斗燈盛米系古法…
-
道教服飾簡介
道家法事2017-06-26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長袍。可以分為大褂、得羅、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種。 大褂:大襟,長及腿腕,袖寬一尺四寸,袖長隨身。是最普通的一種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長及于膝者,稱為中褂。現在多為窄袖,以便日常作務。皆為藍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會典》云:道士常服青。 得羅:藍色,大襟,長及腿腕,袖寬一尺八寸以上,袖長隨身。冠巾之后成為正式道士,方可著用此衣,為參加宗教活動之禮服。 戒衣:黃色,大襟,長及腿腕,袖寬二尺…
-
道教服飾略談
道家法事2017-06-25
關鍵詞:道教、禮教、漢服、法服、張萬福、上清派、三洞科戒、太清玉冊 內容提要:道教服飾是道教精神的外在體現,吸收了禮教而尊卑思想,以法服彰顯修煉的品級;而在紋繡和裝飾上,則盡顯神仙宗教的特點。不同的派別,對于服飾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三洞法服科戒文》正是統一道教服飾的一部重要典籍,對于法服作了神學的解釋;而《太清玉冊》則記載了明朝道士常服的一些細節。鑒往知來,了解古代道教法服的概貌,和古圣對于法服的規定,對于今天的道教…
-
道教樂器—道情筒
道家法事2017-06-25
道情筒,為以前道士演唱道情所用的樂器。傳說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就常背負一個道情筒,倒騎白驢,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演唱時,藝人左手握竹板,懷抱道情筒,右手擊筒面,道情筒長約二尺,涂紅漆,圓筒一頭蒙上一張豬油皮,拍打時發出蓬蓬之聲,藝人合拍而唱。說唱過程 中,常根據內容情節自由發揮,擊出快慢輕重不一的節奏,以刻畫人物性格、情態,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唱詞以三字、五字、七字為主,大多自編自唱,多以獨坐, 或站立演唱為主。 …
-
道教法器-引磬
道家法事2017-06-25
引磬:又名手磬。形小如碗狀,銅制,器底隆起之頂端,附有木柄,以便攜持。木柄有繩,連一鐵桿或銅桿。道眾在醮壇朝拜或轉天尊時,持而鳴之,用以引導道眾,故名引磬。 引磬,又稱擊子,《清朝續文獻通考》中稱云磬。藏、蒙古、納西、漢等族敲擊體鳴樂器。磬體用銅鑄成,呈仰缽體,與鐵磬或碰鈴相似,磬口外徑5.6厘米~7厘米、磬高3 .5厘米~4厘米、磬壁厚0.4厘米~0.8厘米,磬體下端鉆有小孔,仰口釘于磬柄上端。磬柄木制, 柄長25厘米~30厘米、柄徑…
-
道教法器——三清鈴
道家法事2017-06-25
三清鈴為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又名帝鐘、法鐘、法鈴、鈴書。由于道士學模擬它的聲音,俗稱師公钘或钘仔。一般高約二十厘米,口徑約九厘米,用黃銅制造,有柄、鈴內有舌。 柄的上端稱作劍,呈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太清玉冊》卷五:道家所謂手把帝鐘,擲火萬里,流鈴八沖是也。以為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 法師常以單手持,在作法時按照一定節奏搖動。《道書援神契.帝鐘》云:古之祀神舞者執鐃,帝鐘鐃之小者耳,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古代祭祀…
-
道教法器——乾坤圈
道家法事2017-06-25
于道教宮觀內,細心人可能會注意到――某些道士手內常持一件相連在一處的兩個環,時時把玩(其環形,多為木、藤、玉石、金屬制成,可于人腕、臂處套掛。北京白云觀文物展室中,有一明代青瓷道人像,道人左手即持此物,可見淵源已久)。許多人不明其意,作何解釋?問于道士,或稱其為乾坤圈;或稱其為陰陽環;或稱其為玄,眾說紛?:笱Ь嚳秸饕囊黃饈痛宋鏌庖澹源拭籩Γ辭敫咼髦剛? 一、取象于圖書文字: 道教重玄,崇玄。《道德…
-
司馬承禎鑄造銅鏡之含象鑒
道家法事2017-06-25
道教宗師司馬承禎(647735)同時也是一位史料有載的冶金鑄鏡劍高手。他在隱居浙江天臺山靈墟期間,于院中建大丹爐鑄造鏡劍,現天臺山尚有鏡劍臺遺址。他還曾向唐睿宗和唐玄宗贈送自己設計鑄造的道教銅鏡和寶劍,得到高度贊譽。 睿宗景云二年(711),皇帝派司馬承禎之兄拿敕書到天臺山宣召其入宮,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此次司馬承禎進獻銅鏡事未見史書記載,但在唐睿宗其后所下敕書里,提到司馬承禎所獻銅鏡:所進明鏡,規制幽奇。隱至道之精,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