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器-引磬
欄目分類:道家法事 發布日期:2017-06-25 瀏覽次數:次
引磬:又名手磬”。形小如碗狀,銅制,器底隆起之頂端,附有木柄,以便攜持。木柄有繩,連一鐵桿或銅桿。道眾在醮壇朝拜或轉天尊”時,持而鳴之,用以引導道眾,故名引磬”。
引磬,又稱擊子,《清朝續文獻通考》中稱云磬。藏、蒙古、納西、漢等族敲擊體鳴樂器。磬體用銅鑄成,呈仰缽體,與鐵磬或碰鈴相似,磬口外徑5.6厘米~7厘米、磬高3 .5厘米~4厘米、磬壁厚0.4厘米~0.8厘米,磬體下端鉆有小孔,仰口釘于磬柄上端。磬柄木制, 柄長25厘米~30厘米、柄徑1.6厘米~2厘米,柄體外表旋有各種寬、窄、圓、尖環狀條紋 為飾。磬棰又稱磬釬,用細銅棍或鐵棍制成,上圓下扁,直徑0.6厘米,長度與磬柄相同。
演奏時,左手持握磬柄下端,磬口朝上,舉過胸部與口相齊,右手執金屬磬釬敲擊磬體而發音。音色清脆明亮。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