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一個死于醫患糾紛的醫生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三國演義》講:華佗被曹操懷疑是探子遭殺
華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神醫。
據說他醫術精湛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只需一看便知人的病情,每有疑難雜癥皆藥到病除。
神醫華佗(資料圖:圖源網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華佗曾為關羽“刮骨療毒”,后治療曹操頭疼,建議進行“開顱手術”,被多疑的曹奸雄懷疑成“關羽的探子,總有刁民要害寡人”,遂殺之。
《三國演義》如此敘述:華佗臨死前將其獨門秘籍免費贈予一位獄卒,說“你學成這本書里面的醫術,就可以進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做鎮院之寶,受萬人敬仰,享受全宇宙各種津貼”,只是可惜,這部曠世奇書被獄卒的老婆當劈柴點著烤玉米,化成了灰燼。我國的醫學瑰寶就這樣被敗家娘們毀于一旦。獄卒拼了老命揀出兩頁,上面都是一些閹割豬狗的技術,于是,獄卒醫生做不成,只能做獸醫了。
歷史上 華佗之死的真相
對于華佗的死因,《三國演義》說是被曹操殺死,這個與歷史記載基本吻合,其人確實是曹阿瞞所殺,但小說與歷史有出入的地方是:華佗不是死于關羽之后,而是死于關羽之前。另外,曹操殺華佗并非是不相信開顱手術,恰恰相反,是華佗不給曹操治病,曹操這才痛下殺手。
相關記載:
1.曹操一開始很待見“老鄉”華佗
華佗是沛國譙人(今安徽亳州),這位傳奇神醫與亂世奸雄曹操是同鄉。在中國古代,同鄉的感情是很深的,那是真正的“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絕不是后來的“老鄉見老鄉,坑你沒商量。”
曹操既然與華佗同鄉,從理論上說,曹某人應該會比較待見華佗,起碼不會難為他。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史書上說:
“(曹操)又好養性法,亦解方藥,招引方術之士,廬江左慈、譙郡華佗、甘陵甘始、陽城郤儉無不畢至。”
曹操喜歡足底按摩,做SPA,追其養生,喝老鱉湯,那是出了名的,為此他請了不少養生專家為自己專門服務。既然是請來專門指導服務的,自然不會虧待,華佗就在此列。華佗曾為陳登看病,藥到病除,曹操聽說后,遂將這位老鄉神醫請到自己身邊。
曹操把老鄉“華佗”召到身邊看病(資料圖:圖源網絡)
2.華佗曾用針灸治曹操頭風
假如說曹操一直“吃嘛嘛香,身體倍棒”,那么估計華佗一直都會是曹老板的座上賓。
可不巧的是,曹操病了。既然是病,就要治,治病肯定要找醫生。說起來,曹操這病很奇怪,不是腰腿胳膊疼,也不是痔瘡便秘,而是頭疼,史書說叫“頭風”,病起來就“心亂目眩”,生活不能自理。
曹操這病曾被一個人治好過,不過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陳琳,他當時為袁紹效力,寫了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言辭辛辣,罵人不帶臟字,頗有魯迅先生的風采。結果曹操一看到這篇檄文,頭疼竟然好了。
頭疼暫時是好了,但并沒有根除,后期又再次發作。曹操沒有辦法,亂世梟雄也架不住有病,便請來了華佗。
華佗呢作為當世神醫,也確實露了一手絕技:“(華)佗針鬲,隨手而差。”這應該是針灸術。華佗針灸水平很高,曹操每每頭痛就請華佗治療。
佗針鬲, 隨手而差(資料圖:圖源網絡)
3.華佗因不再為曹操治病 被殺
華佗雖治療曹操頭風,但是一直沒有把曹操這病根除掉。
終于,有一次曹操病的重了,再召華佗瞧病。
可華佗竟然說:“我離開家好久了,剛才又接到家書,我想家了,我要回家。”但曹操畢竟不能阻止老鄉回家,只得答應。結果,華佗回到家中不知為何,竟然再也不回曹操身邊了,曹操的病也不管了。
曹操可急了,數次派人去催促。華佗就是不去,理由是:我老婆病了,我要照顧我老婆。曹操立刻下令,命當地官員去華佗家中查看實情,并下達命令:假如他老婆真病了,賜他小豆四十斛,并允許他寬限假期;假如發現他撒謊,那么就立刻將其追拿歸案。
結果,華佗撒謊了。
剩下的事情就很自然了,華佗被官府收押,嚴刑拷問。
荀彧聽說這個事情后,向曹操進言:“華佗是神醫,能救人,還是留他一命吧。”曹操已經對這個老鄉徹底失望,怒道:“怕什么?難道沒有華佗地球就不轉了嗎?”在曹操的嚴令下,華佗被折磨死在監獄中。
臨終前,他將取出了他的著作,就是那部秘籍寶典,交給一個獄吏,希望他能將自己的絕學傳下去,但是獄吏因為怕觸犯法律,不敢接。華佗也不勉強,遂將這部書就地燒了。
4 曹操兒子病逝 曹操方悔殺華佗
華佗死后,曹操的頭疼更沒人能治了,但曹操還沒有后悔,他說:“我這個病只有華佗能治,但這家伙仗著自己有這個技術,偏不給我根治,想要養著我的病來要挾我,就算我不殺他,他也不會給我根治的。”
曹操后悔殺華佗是在他最新心愛的兒子曹沖病死后。建安十三年,曹沖染病去世,曹操這才痛心疾首的說:“我現在終于后悔殺華佗了,害的我這個愛子也死了。”
從以上內容不難看出,曹操殺華佗并非是單純的猜忌他,而是華佗始終沒有給他根治頭疼病,并且,最后干脆不給他治了。
華佗不愿治病竟是因為“士人”清高情節
根據《三國志》的說法,華佗不愿給曹操治病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華佗)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
第二個原因是“(華)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
以醫見業,意常自悔(資料圖:圖源網絡)
這兩個意思分別是:
一、華佗本打算做“士人”,卻“不小心”做了醫生,時常因此而后悔。所謂“士人”就是讀書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當時醫生這個職業屬于“邊緣職業”,遠不及讀書出仕尊貴,所以華佗后悔。
二、華佗自認為自己有一技之長,不愿被權貴任意擺布,所以曹操后來幾次催促他從家中回去,他都不從命。
假如《三國志》記載的這兩點屬實,那么華佗之死可以說是有“作死”的成分。
曹操治病屬不治之癥 無法治愈
其實最后這個問題,《三國志》已經隱約的告訴了我們答案。
華佗曾對曹操說過這么一句話。
《三國志》(華)佗曰:“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
翻譯過來就是:這個病幾乎無法治愈,若長期調養不斷醫治,還可以多活幾年。
不難看出來,華佗不是不給曹操根治,而是這個病沒法治,屬于不治之癥,華佗也束手無策。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