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凈明道的革新者:劉玉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劉玉(1257~1308)為元初凈明道的革新者。字頤真,號玉真子。南康建昌(治所 在今江西南城)人,后隨父遷隆興新建(今江西南昌)。弱冠父母相繼亡故,居喪盡禮, 家貧力耕而食。后厭棄塵世,篤志于神仙之學。
凈明道祖師許遜
開闡大教,誘誨后學
南昌西山盛傳許遜凈明忠孝大法。至元十九年(1282)秋,劉玉自稱在西山瀉油岡遇洞真天師胡慧超,告之曰:“龍沙已生,凈明大教將興,當出八百弟子,汝為之師。” 據說,次年,于玉隆禁山再遇胡慧超,向其傳許遜之旨:“可尋西山中黃堂山烏晶原建 玉真壇以棲隱。”此后道學愈益精進,在孝行里立騰勝道院,開始傳道。至元三十一年 十一月,劉玉自稱遇郭璞教以經山緯水之術,遂游黃堂山烏晶原尋訪,果得昔日許遜修 真之所,建玉真壇。據教內傳說,元貞三年正月,許真君降臨黃堂山烏晶原玉真壇,面 授劉玉真言:“中黃大道,八極真詮,子當敬受,吾八百弟子,汝為首。”劉玉假托許遜、郭璞、胡慧超等眾真降授道法后,遂“開闡大教,誘誨后學”,弘揚凈明道法,遂開新的凈明道。
新凈明道從簡
劉玉的凈明道,“其法以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為事,簡而不繁。”弟子問:“昔何真公所傳稍繁,今先生所授極簡,何其不同?”劉玉曰:“昔紹興之時,仙期懸隔,權以救世,以法弘教,故繁。今龍沙已生,仙期迫近,急于度人,以道弘教,故約。”劉玉時期,凈明道十分隆盛,相繼興建了隱真、洞真等靖廬。相繼向弟子授受諸品秘要,為人祈禬禳解。劉玉雖聲名日隆,而益自韜晦。
劉玉在何真公的凈明道的基礎上,對凈明忠孝道法進行了改革。何真公時期的符咒 較為繁瑣,動輒百十道符。劉玉僅存煉度一符。何真公所傳齋醮之法也十分繁瑣,劉玉 以為不當,倡行修齋貴在和淡,和而躁心釋,淡而欲念平,方才正心誠意,合乎無為, 與天地同一。劉玉還對告斗(即向星辰禱告)之法進行改革,革除設斗燈這一程序。劉 玉又將修煉放在次要地位,認為何真公所傳法術都是后天之學,主張要返后天而復先天, 返真還元,同歸太極,而歸無形。認為凈明大道是先天之宗本,凈明大道“欲使學者從 博而約,從修而證,回后天而先天,復有名而無名,符凈明無為,一也。”
以修習忠孝倫理為主
經劉玉改革之后,修煉、齋醮、符法等方術已降居次要地位,修習的中心是封建的忠孝倫理道德觀念。 劉玉認為,“凈明”主要是指心性。《凈明大道說》曰: “凈明者,無形大道,先天之宗本也。在上為無上清虛,在天為中黃八極,在人為 丹元絳宮。此三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明此理者凈明也。清則凈,虛而明,無 上清虛之境,謂之凈明。”劉玉還強調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事盡時,天理自見,故凈明之道不廢人事。劉玉斥責出塵絕俗、拋家舍業而修煉者為名教罪人,聲稱凈明道士, “或仕宦或隱游,無往不可。所貴忠君孝親,奉先淑后,至于夏葛冬裘,渴飲饑食,與世人略無少異。只就方寸中用些工夫,非比士俗所謂修行,殊形異服,廢絕人事,沒溺空無。所以此學不至潔身亂倫,害義傷教。”故凈明道士同正一派道士一樣,可居家修行。
提倡三教同源
劉玉倡儒釋道三教同源之說:“何謂一?太上之凈明,夫子之忠恕,瞿曇之大乘,同此一也。”他認為三教并立相輔,化人歸善,缺一不可。但主要是會和儒家,將其忠孝思想作為凈明大道之本。至大元年(1308)正月,劉玉以教事付黃元吉。二月,逝世。有其弟子所輯《玉真語錄》傳世。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