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道教南岳天臺派的閭丘方遠[隋唐五代]
欄目分類:道教人物 發布日期:2017-06-24 瀏覽次數:次
閭丘方遠(?~902)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屬安徽)人,年十六,通經史,學《易》于廬山陳元晤,二十九歲,問大丹于香林左元澤,復詣仙都山隱真巖事劉處靜,學修真出世之術。三十四歲受法箓于天臺山玉霄宮葉藏質。據稱得真文秘訣。方遠在守一行氣之暇,篤好子史群書,常自言葛稚川、陶貞白吾之師友也。銓《太平經》為三十篇,備盡樞要,將卷帙浩繁之《太平經》(一百七十卷)精選節錄為簡明讀本,名之曰《太平經鈔》。唐景福二年(893),錢塘彭城王錢霮籠絡高道,訪方遠于余杭大滌洞,筑室宇以居之。錢霮在所撰《天柱觀記》中,贊揚方遠實紫府之表儀,乃清都之輔弼”。昭宗李曄降詔褒異,并頒命服,賜號妙有大師玄同先生,由是顯聞吳楚。南唐沈汾《續仙傳》載稱:遠近從學弟子二百多人,其中會稽夏隱言,譙國戴隱虞,滎陽鄭隱瑤,吳郡凌隱周,廣陵盛隱林,武都章隱之,皆傳道要而升堂奧者。廣平程紫霄,應召于秦宮,新安聶師道行教于吳國,安定胡謙光,魯國孔宗魯,十人皆受思真煉神之妙旨。
閭丘方遠是弘揚道教南岳天臺派的重要人物,特別是他輯錄的《太平經鈔》,作為一部較完好的《太平經》節鈔本,在《太平經》已經嚴重散失之后,還能大體上顯其原貌。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
下一篇:王玄覽[隋唐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