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道教協會王教化道長[近現代時期]
欄目分類:道教人物 發布日期:2017-06-22 瀏覽次數:次
王教化道長與愛新覺羅·溥寰(照片提供:張永春道長)
王教化,公元1901年9月26日出生于河南鄭州市郊一窮苦農家。8歲喪父,10歲喪母,與兄長相依為命。12歲即外出做工,幫人放牛。因家貧從未上學讀書。1920年,年僅19歲的他,便入武當山元和觀當長工。1926年秋,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無錢治病,困境中只能默禱乞求"真武大帝"保佑。病愈后深信為神仙拯救,決心皈依玄門,在武當山展旗峰下紫霄宮拜鄭合玉道長為師,被授混元宗壇譜牒,成為全真龍門派第十七代弟子。在觀中日事種菜、掃院、管庫房,嚴守規戒,勤勞謹慎,深受師傅和道友門的喜歡和信任。1931年春,賀龍軍長率紅三軍撤離洪湖蘇區,轉戰鄂西北,4月初攻克均縣城,20日進軍武當山。紅三軍進山后便約法三章;(1)尊重道教教規:(2)保護文物古跡;(3)不損壞武當山一草一木。此舉深得民心,道眾亦一致對紅軍產生好感,軍民相處融洽,并逐漸結下深厚友誼,王教化就是其中的一員。那時武當山道總、紫霄宮住持為徐本善道長,他敬佩紅軍,擁護人民革命,與賀龍軍長及紅軍政治部主任柳直荀(當時名郭凡)甚為友好。徐本善帶領紫霄宮50多名道士,竭誠為革命軍隊服務,有下山偵探敵情的,有上山為傷病員采藥治傷病的。當時紫霄宮的西道院紅軍臨時設有醫院,徐本善道總派王教化、羅教培(道士醫生)、水合一、吳教運等護理傷員。
后來王教化又被派去專門照顧柳直荀主任。兩人相處既久,友誼日深。當紅軍大部隊離開武當山后,王教化和道友們仍精心護理留在武當山的傷病員,傷病員痊愈后,王教化還把他們化裝成香客、道士,冒著山下國民黨軍隊盤查的危險,掩護他們去找紅軍歸隊。紅軍戰士為王教化的赤誠幫助深深感動,臨別之時總想報答王教化,前前后后紅軍戰士共贈給他35塊銀元,表示酬謝。紅軍轉移后,國民黨軍隊涌進武當山,使武當山遭受了空前的災難。白軍和土匪肆意搶劫,經常騷擾道教宮觀。
徐本善道總慘遭國民黨五十一師殺害,王教化道長也被打得遍體鱗傷。國民黨政府強行沒收了武當山道教宮觀的廟產,加之香火枯竭,香資甚微,道眾生計艱難。王教化與諸師兄弟墾荒種地,野菜充饑,歷經千辛萬苦,度過了災難之年。直到1949年解放軍當年的紅軍勝利回到武當山,王教化和道友們才算是重見天日。黨和政府及賀龍元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沒有忘記王道長等對革命事業的貢獻,均寄信寄錢表示慰問。1979年,王教化曾向鄖陽地委統戰部王行道同志敘談大革命時期那一段不平凡的經歷,他把當年紅軍贈他的35塊銀元交給王行道同志,請王行道代他獻給國家,作為武當山革命文物保存。他先后當選為均縣和湖北省人大代表,1957年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理事,1980年被選為第三屆中國道協副會長,次年又當選為均縣政協副主席。1984年武當山道教協會成立,王教化被推選名譽會長。1986年盡管王教化眼疾腿疾較重、年邁行動不便,但德高望重的他仍被全國道教界代表推選為第四屆中國道協副會長。凡來武當山視察工作的黨和政府各級領導人,都不忘來看望王教化道長,親切問候。王教化對各位領導同志的探視十分感動,他說:"共產黨同我王教化真是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王教化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全真教徒,他一生清苫,從不沾煙酒肉腥,嚴守全真出家的規戒。1979年以后,他把地方政府和中國道協給他的生活補助金積蓄起來,分文不留地贈給武當道協作為興辦自養事業的基金,開辦制藥廠,恢復了武當山傳統名藥"紫金錠"和"黃龍洞眼藥",造福于社會。1989年初他又將積攢的6700元捐贈修繕武當宮觀。1989年元月7日18時20分王教化道長羽化仙逝,享年88歲。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