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六合拳門密傳功夫之斂陰功
欄目分類:武當拳理 發布日期:2017-12-19 瀏覽次數:次
斂陰功,亦稱“馬陰藏相”,在武術界流傳久矣,其源出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傳明末清初,心意六合拳河南派開山鼻祖馬學禮先生,青年時途經嵩山少林寺,與寺內武僧較技取勝,而客居寺院,以心意把從高僧中互換而得的一套正宗少林功夫,此后,斂陰功作為心意六合拳門的主要功法之一,一直秘密流傳于各代傳人之間。 斂陰者,就是指通過特殊的意念和呼吸訓練,將男子的睪丸收藏于小腹內,令外人摸不到、打不著而故名。此功法,只要經一年時間的鍛煉,就可功成。功成之后,不僅可以提高自身薄弱環節——襠部的保護作用,而且能增強實戰之人的搏擊威力,特別是對那些患有滑精、遺精、陽痿的病者,亦有顯著的醫療效果,是融健身、技擊、醫療三者為一體的優秀護身功法。 今蒙《精武》編輯部約稿,特將上海著名心意六合拳大師于化龍老先生所傳之斂陰功,介紹如下,供廣大武術氣功愛好者參考、鍛煉之用。 (一)周天導引功 姿勢: 身體放松自然站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微曲下蹲,兩足尖內扣成平行。十趾抓地,重心落在兩腿正中,襠部撐圓,頭頂頸直,舍胸拔背,沉肩收胯,兩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掌心相對,十指向下,目視正前方,舌尖抵于上腭。 行功: 姿勢調正之后,以柔和呼吸,吸長呼短,配合意念。首先意守百會穴五分鐘;吸氣時想天地精氣徐徐匯集百會穴,并收提睪丸和肛門,十趾著地收緊;呼氣時意想體內濁氣由百會穴泄出,并放松睪丸、肛門和十趾。如此收放五分鐘,當意注百會穴時,似有氣布頭頂之感覺時(此氣感,即為內家“罡氣”)則行下步功法。
姿勢不變,意念由百會穴下移至印堂→人中→承漿→膻中→中脘→神闕→氣海→中極→會陰→長強→命門→夾脊→玉枕→百會穴。 此式每日早晚行功二次,每次行功不少于六百息(一呼一吸為一息)。每行功用意念配合呼吸循環上述穴位一圈(即為小周天功),罡氣隨意念而移至穴位,不管在穴位中有氣無氣,應照常行之,呼吸如前述。 釋義: 用天導引功,在心意六合拳門中亦稱“虛無含一氣”。它是指無極到有極時所生的一點真一之氣,像云煙一樣若有若無,忽存忽消,虛虛似又,又似無有。初學者,當偶爾在百會或其它穴位中產生了一些微熱感,但很快又變成無有時,不必急于求成,仍應安心下來,繼續著意于穴位,久而自然,所行之氣隨著持久的鍛煉,氣質會逐步地改變,體內的罡氣也由少積多,由增生到充盈。精盈剛氣充,氣充則精盈;精氣充盈,罡氣乃生,當能在一念之中,呼吸之間引罡氣循上述穴位一周,即為周天引導功成也 (二)藏陰斂氣功 周天導引功成之后,姿勢不變。首先把充盈的罡氣用意念將睪丸全部罩住,采用深長的自然呼吸,布氣十五分鐘之后,當睪丸有明顯的熱感時,即行下步功法。 吸氣時,意念引罡氣由百會經印堂→人中→承漿→膻中一中脘→神闕→氣海→中極→睪丸。并有意識地收提睪丸、肛門和十趾。雙掌變拳緊握,雙膝上升伸直。 呼氣時,意念引罡氣由睪丸經會陰→長強→命門→夾脊→玉枕→百會。并放松睪丸、肛門和十趾,歡拳、雙膝均還原,成最初姿勢。 釋義: 藏陰斂氣功,必須在周天導引功成之后的基礎上練習,它的動作,呼吸、意念三者要互相配合,合一進行,切忌散亂,否則會前功盡棄。此式初期鍛煉階段,睪丸只能在陰囊內,隨著呼吸一下一上的滑動,不能進入小腹內,但只要再經過四、五個月之后的鍛煉,每經一吸之時,睪丸便能收入小腹內,只剩下陰囊;一呼之后,睪丸又能自動下落陰囊內,此乃斂陰功全盤功成矣。 注意事項: 一、練功地點宜選擇山青水秀、樹林茂盛、空氣新鮮、流通、陽光充足之地。也可在空氣暢通,地面干燥的練功房內練習。 二、本功法適宜于童子身體,練習毫無禁忌,惟破體之人習之,則需禁絕房事。 三、練習本功法,心中務求穩靜、絕對禁起雜念、邪念,須一意夸注穴位。 四、功法告成之后,仍可結婚生子,惟不可間斷練習,否則一如常人,前功盡棄。 五、功法中所用穴位,請參照醫用穴位。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