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發勁技法探究
欄目分類:武當拳理 發布日期:2017-12-09 瀏覽次數:次
陳式太極拳以其剛柔相濟、快慢相間、螺旋纏絲、松活彈抖等獨特風格為人們所喜愛,在多年研習陳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們也一直在努力尋找陳式太極拳發勁的規律。應《武術健身》雜志“找訣竅”欄目之約,談點體會,供愛好者參考。 陳式太極拳的發勁練習,必須在動作去僵求柔、周身放松的基礎上,做到“勁起腳根,行于腿,主宰于腰,發于梢節”。這是太極拳的發勁規律,只要真正掌握了這個規律,不管雜任何角度和部位發力,都能夠做到得心應手。陳式太極拳不同于其它拳種,它發勁前的松柔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全身各個關節都要松開,肌肉全部放松,更要注意的是意念不能丟。在發勁前要做到身體像不在了似的,意念一動,全身皆動,在腰的帶動下,按照發勁規律,節節貫穿地使勁迅速達到發力點,并使這部分肌肉在全身之勁達到發力點的一瞬間緊張,這就會產生攤抖力。此力極高彈性,有力而不僵硬。也就是我們說的發勁干脆、落點穩。 練陳式太極拳的螺旋勁,要以自己身體中心為軸,即以腰為軸心,在發勁時身體迅速向一邊轉動,正好形似兩個旋轉軸:腰胯一個,肩部一個,也就是自下而上,形成一個立體的旋轉軸,以腰胯轉動帶動肩部并使力達梢節。同時要注意在發力時保持平衡,因此,就需要我們在發力時做到對稱發力。 下面我們以“掩手肱拳”為例,具體分析一下這個道理。 這個動作發勁的預備式:重心在右腿上,右腳尖內扣(有利于發勁時蹬地反彈),右手變拳放于右脅側。左腿在前,左手成掌放于左前方。兩眼自然平視,做好蓄勢。 拳譜講:“身如弓弦,手如箭!薄靶顒湃玳_弓,發勁如放箭!彼栽谛顒輹r要求做到一身備五弓,周身上下全部合住勁,全身肌肉放松,身體自然中正。 發勁時,重心迅速由右腿移向左腿,松左胯,同時通過右腿蹬地(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轉膝、扣擋、合胯、擰腰、順肩,使勁迅速傳遞到拳面。整個身體向左旋轉,左肘在右拳發出的同時,迅速向后發力,和右拳正好形成對稱力,使身體受到一個平衡力,使自己不至于在發勁時身體前傾而失去重心,在實戰中則不被對引動而失勢,并且左肘向后發勁,還有助于右拳的發力,做到了集全身之力于一拳,這就是力學上講的旋轉離心力。另外,在發力以前,肌肉要放松,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抗肌的用力,這樣在到達著力點的一瞬間,肌肉才能緊張。而后,再迅速放松。也就是說,發勁時肌肉緊張的時間越短,出拳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越大。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